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奀记的云吞面

(2016-04-23 11:43:34)
标签:

香港

美食

香港美食

云吞面

麦奀记

分类: 香港味道

       说到香港的美食,一个很有特色的就是云吞面

   在度娘搜索“香港云吞面”,出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一篇题为“香港最正的8家云吞面”,里面提到的店家包括麦奀记、麦文记、何洪记、好到底、沾仔记、刘森记、永华面家、麦奀记(忠记)。

   先不说自己的那点沾沾自喜,毕竟8个面家里面除了麦文记和刘森记没有尝试,其他的6个面家都已经品尝过了。而这排在首位的麦奀记,就是今天的主角。

   麦奀记的云吞面

   麦奀记的得名源自创业的老板。据说麦奀的父亲麦焕池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广州西关创立“池记”云吞面档,凭借着高超的制面和包云吞的技术吸引了很多达官贵人,还被称为“广州云吞大王”。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麦焕池举家搬至香港。儿子麦奀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创立了麦奀记。

   麦奀记的云吞面

   麦奀记现在在香港有好几家分店,我去的是位于中环威灵顿街77号的总店,营业的时间是上午十一点至晚上九点。

   去的那天是刚在赤柱吃了很饱的猪肘和肉肠回来,所以两个人也没有点很多东西,一碗食家云吞面、一碗首创鲜虾云吞,足以。

   麦奀记的云吞面
   有没有看见单子写得有点奇怪。吞还可以理解是云吞的简写。用是什么意思?

   这要说说云吞面的历史。

   话说广州的云吞面的起源地。由于战乱或无人继承等原因,正宗的云吞面的传统制法和叫法没有在广州留存,反而在香港保留至今。题外话说一句,其实不仅仅是云吞面,很多传统和国粹,真的是只在起源地之外的地方保留了。

   据说以前的云吞面按份量不同称为“大用”和“细(小)用”,因为云吞煮熟后像一朵芙蓉花,也把“细用”改成了“细蓉”并在香港沿用。

   也因此,倒推回去,“用”就是云吞面的简称。

     麦奀记的云吞面
   一碗标准的"细蓉"云吞面的卖相,应该是面上云吞下。详细说来就是汤匙在碗底,四粒云吞在中间,上面放一层面,而面要浮在汤上。
     麦奀记的云吞面

   初次吃云吞面的时候还不懂这种讲究,还担心是不是上错了净面,现在反而会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这一碗云吞面是否正宗,有点假学究的样子。
     麦奀记的云吞面

   面,必然是竹升面。加有鸭蛋,而且是必须加有碱水才能保证爽口。也因此如果碱水比例份量控制不好,一碗面入口就是碱水味,什么兴致都没有了。
     麦奀记的云吞面
   因为还点了净云吞,所以上面就仅对面条本身进行评价。弹牙、爽口、淡淡的鸭蛋香(又或者只是我心理作用),碱水味不是很浓。面条本身很OK
     麦奀记的云吞面
   再来仔细看看云吞。
     麦奀记的云吞面
     网上说,一碗好的云吞面从汤,面,皮,馅的等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汤是要由猪骨,大地鱼,虾籽等材料慢火熬成。云吞皮要擀的非常薄,而且包完馅后外皮要有金鱼尾才是正宗;馅的材料也是越来越精,大部分面店都会用虾肉来提升云吞的整体质感和鲜味。
      麦奀记的云吞面
       一开始云吞都是猪肉馅,而且讲究肥三熟七,先切再剁,只不过现在香港的云吞面基本上都是鲜虾为馅,虾要够大,够弹牙。

   面好,云吞好,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汤头。据说这里的每天一早起锅,用虾子、大地鱼粉、猪脊骨去熬制。所以爱清淡的早些去,不浓不淡的可以下午三点,而很浓的虾鲜味,就要等到下午六点后。

   我们去那会,正好是下午六点多,汤很鲜,面很弹,云吞很饱满,各方面都恰恰好,连份量都是恰恰好的一小碗。要说是平时肯定觉得吃不饱,毕竟是“细蓉”,如果按正常肚量应该要两碗才能吃得饱,这种美食之旅尝味道的,够了,够了。

   有空去试试吧,别的不多说了,这个面还是值得推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