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次去玉林,对玉林美食留下了不深不浅的回忆。十年后再看玉林美食,说不上深入了解,但至少比那时候懂得稍微多了一点。
不知道别人的口味或者喜好是什么样的,但对于我来说,如果要说三样记忆最深,或者说觉得最有玉林特色,可以稍微代表玉林美食的小吃,记得我说的是小吃,估计我会选:大肉云吞、肥婆粉、牛巴粉。
好吧,一个城市的三样美食有两样离不开粉,估计这也是浓郁的广西特色了。不然我为什么一直写那么多粉呢?呵呵,呵呵,只能傻笑两声。
今天就说说这个肥婆粉。

肥婆粉是生料粉的一种,因人得名。据说最大的卖点就是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收摊,而且天气不好,或者心情不好也不出摊。每天出摊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到零点。不过这些都是以前垌口小巷里老店的景象。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去玉林,还找小李子专门找了这个店,只是灯光实在是太暗了,吃到了,拍不到。
现在在金茂白马商厦对面小巷开的分店,出摊时间固定了,只不过少了老肥婆的掌勺,就少了一点传奇。

那天晚上去肥婆粉,是友女带路的,反正我也不认识玉林的道路。到了地方,也是友女点的单。话说这里也没有什么单子,其实就是看菜下单。看,这里的原材料就是单子,连个有文字的都没有。看上什么材料,想吃什么粉,点就行了。只是看了半天,除了塘角鱼,其他我都看不出来,也不认识,只能标示为这个鱼,那个鱼,呵呵,呵呵,傻笑几声

下图里掌勺的不是“肥婆”,据说是女儿还是儿媳,具体我就不懂了,只是看着她随意的装束,总让我想到包租婆......暂且也称之为肥婆好了,没有贬义的意思啊,只是说这里的店名是肥婆粉,这样说简单直接而已

“肥婆”面前左右的10口锅,就是肥婆粉烹调的地方。

这边6个锅

这里还有4个。能同时看管那么多个锅,还要记住每个锅里食材的下锅顺序,记住火候和时间,经验摆着就不说了,时间管理方面肯定也是有一把手的
反正等着也是等着,看看这里的肥婆粉是怎么出锅的吧。

放入的应该是高汤,至于是骨头汤还是鱼汤,就不知道了。等汤烧开,就放入客人选的食材,比如什么鱼,这个是塘角鱼了

粉有一大箩筐,看起来和梧州那种很薄的米粉有点区别,粉质有点厚,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等锅里的鱼肉煮得差不多,就可以放入米粉一起煮了

这边的锅里,沸腾着

这边也很热闹。想着粉有点厚是有道理的,因为要和鱼在锅里一起煮,这样米粉才能吸收汤汁和鱼肉的鲜味,如果粉太薄,肯定一下子就煮糊了
在时间和经验的烹调下,一碗碗肥婆粉就出锅了

我们是吃过晚饭再去吃宵夜的,所以几个人点了四碗粉,就想着每样都试一下味道

这碗应该是鱼杂粉

因为认出了鱼肚还有鱼泡

这碗应该是塘角鱼粉

这是前一次去吃拍的图片,看得更清晰一点

还有这个什么鱼?我真看不出来

这碗也一样,看得出来是鱼,可是什么鱼,哪个懂的人指教一下?

一次性把图片发完,再一次性把味道说一遍吧。一开始就说了,肥婆粉是生料粉,也就是将生的食材和米饭一起烹调的类型。从可以选择的食材来看,这里称之为鱼料粉更为直接,就是各种鱼煮的粉。比较难得的是有多种选择,就是有至少4种以上的鱼肉可以选,除了我图片里面拍到的,据说还有鱼头,好像还有别的鱼。鱼头粉据说是最抢手的,我们去了几次都估清了,吃不到。
可以吃到的这几种粉,总的来说汤浓味鲜粉入味,总体来说很不错,不过也没有到那种传说中登峰造极的地步。说白了,就是一碗很不错的鱼料粉,但是也不要想象得可以吃出龙虾味那种特殊境界。
粉,很大一碗,料很足,比较难得的是鱼都是一整条的,太大的鱼至少也是一分为二,不会说只给你零零散散的几块鱼的那种。汤的味道是食材直接熬制的,还是有加了鸡精或者味精不记得了,依稀记得应该是有加一点的,不过毕竟是几年前去吃的,记忆是否模糊,真的不确定了。

哎,大半夜的写这种宵夜,真是折腾自己。看着那么浓郁的汤,那么鲜的料,真是想冲进屏幕里吃上一大口

如果觉得粉太淡,可以试试店里免费供应的酸萝卜,味道很不错哦。
传说中的肥婆粉,一开始吃觉得也就这样,有点一般,不过细想一下,如果是在很饿的时候来上一碗,或者大冷天喝这热乎乎的汤和粉,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下次再去玉林,再去肥婆粉试试?看看有没有机会吃到鱼头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