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望游牧王朝的背影

(2010-08-25 02:54:54)
标签:

游牧民族

俄博古城

祁连山

甘肃

青海

穷游

鸢尾

旅游

分类: 好山好水好中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祁连山深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在俄博古城墙上怀古) 

 

早在夏商时期,祁连山的羌人(西戎)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秦汉大月氏活动于敦煌与祁连之间。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王冒顿击败月氏人,占据河西走廊及祁连山一带。汉武帝时霍去病攻下焉支山和祁连山,迫使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4万余人降汉。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在祁连俄堡地区展开覆袁川大战,致使伏允20万兵马灰飞湮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俄堡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石头堆砌的泉眼)

 

汉室衰微以后的近千年,更有党项、突厥、吐蕃、回鹘、蒙古诸部族先后在祁连山下生息繁衍。带着对历史上各大赫赫有名的游牧民族向往,我们的足迹将横跨青海、甘肃两省,穿越祁连山腹地,沿河西走廊途经古丝绸之路,环绕祁连山去仰望游牧王朝的背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甘肃公路旁的土堆,是古烽火台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俄博古城)

 

墩台烽燧,狼烟四起,金戈铁马。历史赋予了祁连山深沉的文化底蕴。众多的王朝更迭,留下了无数灿烂的历史遗迹,多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融,东西方贸易在这里兴起。祁连山默默的见证着这一切辉煌和败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俄博镇的俄堡城,相当的绕口)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俄堡城)

 

原来做功课时我是很想去石乃亥村附近的古吐谷浑王国的都城--伏俟城遗址。但在青海湖畔的行程中,没能安排。这一遗憾,在7月25日得到了弥补。去甘肃必经之路上的俄博镇,有一个“元时筑,今遗亘尚存”的俄堡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丹霞地貌的卓尔山,的确有“美丽的红润皇后”之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夏日里的春色)

 

7月25日一早起床后,依然是到卓尔山间的油菜花田散步。麦浪翻滚,油菜花香,田园牧歌般的卓尔山给了我们最美丽的回忆。辞别热情好客的樊家,我们一路飞驰赶往张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有点红河的感觉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祁连玉就产自河畔的石头)

 

这一路上黑河水时而清澈,时而泛红,蜿蜒流往山外遥远的内蒙。河床边许多彩色的石头,让我们不由的蹲下身细细挑选起来。没准我们寻到的某块彩石,就是传说中的祁连玉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227国道穿过的祁连山小镇俄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祁连山中露营野炊的游人们)

 

俄博镇位于西宁、门源、祁连到张掖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重要驿站,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塞。今天,依然是连接河西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我们从祁连前往张掖,从张掖返回门源,都需要途径此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相当雷人的“古”堡门,对这类设计真的很无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电线杆乱飞,伤痕累累的古城墙)

 

就在G227国道旁,据说元代时夯土筑成的俄博古城遗址,就默默伫立在车来车往的路旁。古城保护的并不好,修了个不伦不类的“古堡”大门,一把铁锁。看来是为收门票而作准备呢。旁边草原上有个铁栅栏,刚好有人开门进去。忙跑上前询问我们可否进古堡看看,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们终于能站在古堡内缅古怀旧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如今只余杂草野花相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当年在这个墙下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峨堡古城城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地上草茎低矮,繁花似锦。和古城的残垣断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的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似的感慨。遥想当年,这里有绵延不绝的商旅驼队,也不乏刀光剑影的铁马征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灿烂的向日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烈日下有些发蔫的花田)

 

我们翻过俄博山垭口来到民乐。迎接我们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油菜花田,还有就是向日葵花田。这也是意外惊喜。我还以为只能去新疆才能看到大片的向日葵田呢。不过正午的烈日下,花儿都有些蔫,加上39度的高温,人也没啥精神,怎么拍都找不到感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卓尔山的青稞田还是绿色,一山之隔的张掖已经快到收割季节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如此宽阔的河道,没有一滴水)

 

虽然一山之隔,民乐和张掖明显比青海热了许多。拼命的补水,依然有中暑般的感觉。甘肃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就是:干。去往临泽县的路上,路过一个很宽阔的河道,居然一滴水都没。这时候,路边贩卖的大西瓜就分外有诱惑力了。大约下午4点,我们来到雷兴义家。在小雷的带领下,我们将前往张艺谋拍摄《三枪拍案惊奇》的彩丘一饱眼福。

 


辛弃疾--羽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