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考古文化遗产标志旅游 |
分类: 四川市井生活 |
P1,中国文化遗产公告
P2,电视上翻拍的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金箔饰,也名“四鸟绕日金饰”。形制为圆形,内有镂空图案,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 0.02厘米。2005年8月16日这一杰作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并随神州6号飞升上天。
P3,金沙遗址的位置图和年代对照表
P4,太阳神鸟就是从这里飞向世界,飞向太空的
2月8日,第二届“成都金沙太阳节”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闪亮登场。这一消息,勾起了我上个月去金沙游玩的美好回忆。中断一下老挝游记,先给大家汇报下成都游玩景点。如果春节不打算出远门游玩的TX们,可以考虑去金沙看看呢。白天看博物馆精美展品,晚上看烟花灯会,也算是很丰富的安排了。听说现在金沙有家庭套票了,才130元/年,哪位去核实下?鸢尾在这里先给大家拜年,祝大家:虎年快乐,天天快乐!
P5,公园内的指示牌
P6,太阳神鸟雕塑
至于外地来蓉的游客,金沙应该也是必游地之一。要了解一个地方,要去博物馆,那里传承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要去商业繁华区,那里代表着现代生活的活力;要去菜场和居民小区里寻觅美食,那代表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P7,陈列馆外景,太阳神鸟就陈列于此
P8,展馆的屋顶和地面都是扩大版太阳神鸟图案
199X年某天,无意中在省博物馆看到了三星堆的特展。于是迷上了古蜀文化。每次朋友来四川,推荐游览地除了九寨峨眉等,一定要他们添上广汉三星堆半日游。为此我也曾数次陪同。后来2001年在成都金沙发现了一个新的古蜀遗址,一直都听说很不错,很多精品和之最。但直到去年年底,我才有幸前去饱览了一番。
P9,金盒及金箔片
P10,好像一直在咧嘴笑的金面具
金沙遗址是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遗址之一,目前已经出土金器200余件,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除了金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以外,其它各类金饰均为金沙遗址所独有,都是用金片、金箔锤打而成。种类非常丰富。
P11,遗址馆局部,这是少有的直接在遗址上修建的文物博物馆
P12,当复制品成功时,翻拍至电视
其中最瞩目的便是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其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空的圆圈,周围有十二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好似象牙或细长獠牙状的芒,呈顺时针旋转的齿状排列。外层图案是四只逆向飞行的神鸟,引颈伸腿,展翅飞翔,首足前后相接,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排列均匀对称。整幅图案好似一个神奇的漩涡,又好像是旋转的云气或是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阳,四只飞行的神鸟则给人以金乌驮日翱翔宇宙的联想。
P13,陈列太阳神鸟的圆形展馆
P14,实拍的太阳神鸟,很难拍的,一直在旋转,而且光反射得厉害
当看到位于展厅中央的神鸟原版时,说真的有点小失望。不像三星堆的神鸟树那么壮观,金沙的太阳神鸟原件其实很小,看上去还真的像剪纸一般。但当你了解其背后的工艺,对古人的聪明才智会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当太阳神鸟出土时,考古单位联系了仁和金店的高级技工想复制这一金饰品。在经过了8个月之久,还动用了现在的一些加工切割工具后,复制品才终于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很遗憾的是,重量依然比原版重了许多。真的很难想象这些像工艺品一般的物件全都是在3000多年前的古人留下来的。
P15,翻拍至电视
P16,翻拍至电视
太阳神鸟金饰代表着古蜀人对太阳神鸟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这和三星堆文化中的“崇鸟崇日”习俗是一脉相承的。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圆圈周围的12道等距离分布的象牙状的弧形旋转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规律和原因。
P17,陈列厅入口处
P18,
还可以与同样是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的冠帽相印证,这个青铜立人像的冠帽上的十三道象牙形旋转状的弧形冠饰,好似太阳闪烁的光芒,与太阳神鸟金箔饰内层的旋涡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不同之处正好说明了这个弧形冠饰表示的是一年有13个月,即这一年是闰年,即加了闰月。
P19,金沙特有的青铜璧
P20,
蜀族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三鸟纹有领璧形器,对此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金沙遗址青铜三鸟纹有领璧形器上圆孔与凸起圆形高领所象征的日轮,以及太阳神鸟金箔饰上漩涡状的太阳图像,说明古蜀族对崇尚的太阳形态有多种表现方式
P21,太阳神鸟的原材料来自金沙江的沙金
P22,千锤百炼
在神鸟展厅的旁边小房间里,有电视一直滚动播放着复制太阳神鸟的经过,只需要花十来分钟,但很值得看看。了解下古人工匠们高超的工艺技术和非凡的艺术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