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2地震记忆回放

(2009-05-12 11:01:56)
标签:

512

地震

成都

纪实

亲历

周年祭

分类: 四川市井生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彭州安置点最让我感动的人,一碗姜汤平时没啥,但在雨后躲灾的人们心中的分量肯定不同。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份姜汤来自这样一双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唯一一张近照,其实也是从远景中截取出来的。实在不忍心用镜头对准他们的痛苦) 

 

512,一个难忘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下午所经历的那场地震,是我亲身经历中最为惊魂的一件事情了。地震时的恐慌,震后的谣言四起,市民排队献血,争当志愿者等等。既有身处混乱中的迷茫和恐慌,又有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动。

说实话,当地震发生时,虽然成都人都有些恐慌,但毕竟2000多年的城市从来没遭遇过地震,危机感并没那么强烈的。外出躲避的人们也还有说有笑的,甚至真看到有人在街头斗起地主了。听到广播中传来7.8级地震,震中汶川时,大家依然觉得是波及。。。离自己很远。直至晚上都江堰那边告急,才发现这次的地震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最让我感动的是,平时懒散悠闲闻名的成都人,立马行动起来。的哥们和有车一族纷纷赶往都江堰帮助运送伤员和物资。而各个献血站门口也是排起了长队。一下,志愿者这个词成为最流行的话语。当时想到的的确是“感动中国”。

当时那种情况不可能带着相机到处跑,毕竟不是旅游观光。但还是留下了一点镜头里的记忆。一直放在我的电脑中没能上传。今天将这些整理上传,以纪念512地震一周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部分人跑出来后都不知所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震后成都街头到处都是人,连马路中央都坐了很多人,车也基本堵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车行很慢,但感觉还不算混乱。后面有天晚上谣言要再次大地震,我们进城找人,那时大家才感到恐慌,基本所有车道都是往外的车辆,我们进城就只有1条车道勉强前行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公交车上全是人,都急着回家看望家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第二天拍到得户外店门口的长队,都是买帐篷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整理照片才发现,我居然无意中拍到了那个令人恶心的,被发现倒卖赈灾帐篷的户外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日的彭州安置点现场,已经井然有序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各大政府部门在这里都有现场服务点,不过人们还是很混乱而焦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方便面,矿泉水堆在广场上,各个帐篷或者卡车上也都分发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按地域小鱼洞,磁峰等等把各地的灾民聚集在一处统计安置)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帐篷紧缺,很多都是勉强搭的这种塑料篷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山上一起挤卡车下来的,远处还晾着很多被子,头天晚上下雨,估计全湿透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也有人选择了依然住在卡车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估计是被飞石砸了的卡车,但当时肯定顾不上了,先下山再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安置点的移动厕所) 

 

那一场灾难的确刻骨铭心,在悼念死难同胞的同时,我真的盼望当时那种志愿者的热情能转化成长期持续的一种慈善制度和习惯。

 

相关博文: 

时间的痕迹--白鹿上书院

那些消失的风景--彭州白鹿篇

灾难前我们在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