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鼎湖山看“鼎”   (一)

(2008-11-20 15:02:26)
标签:

鼎湖山

宝鼎

大鼎

之最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境内,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而得名,以奇峰、丛林、飞瀑、烟云、古刹著称岭南,又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从而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鼎湖山的美景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在宝鼎园看鼎了。历代帝皇视鼎为富贵、荣耀的象征。鼎代表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宝鼎园顾名思义是以鼎为主题。这里汇集了我国古代铸造并出土的各式宝鼎的复制品,又融入了现代的气息,突出了鼎湖山鼎的特色。从宝鼎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精湛的铸造艺术,你会不禁为它们大声地喝彩。

 

    端溪龙皇巨砚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在宝鼎园,有两项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东西。其中一项是立在宝鼎园门前的“端溪龙皇巨砚”。这就是我国文房四宝中最出名的端砚了。这块巨砚高达2.76米,宽2.17米,厚0.21米,重2砘,砚台上雕有108条神态各异的水龙和火龙,据说此砚为天然之物,与肇庆九龙宝鼎并列世界之最(九龙宝鼎下次介绍)。

 

    兽面纹方鼎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兽面纹方鼎
    鼎呈方斗形,口沿有一阶状的唇边,口边立两耳,腹下四隅设四空足,口沿下饰以单线构成的八组兽面纹,每壁的两侧和下沿饰密集的乳钉纹。原器为商代中期(公元前15——13世纪),1974年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出土,高100厘米,重82.5公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大禾方鼎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大禾方鼎
    器成长方形,四壁饰浮雕人面,神态严肃,五官毕具,人面额顶较宽,脸宽而方,浓眉,凹陷的眼窝,高颧骨,鼻梁挺直,阔爪,这是一个神人,腹内壁铸“大禾”两字,为商代氏族名。原器为商代晚期(公元前13—11世纪),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高38.5厘米,重12.85公斤,湖南博物馆藏。

 

    龙纹鼎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龙纹鼎

    口上两耳,外壁各有两条对称竖立的龙,腹部有六条侧面的光,两两相对,在龙头之下设一小牛耳,腹部有三个龙头大耳,与腹下三足相对应。这一形式在青铜鼎上是仅见的。壁器造型宏伟,是西周时代最大的青铜鼎。原器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1979年陕西淳化史家姬村出土,高122厘米,重225公斤,淳化县文化馆藏。

 

    四联鼎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四联鼎
    有四个相同的附耳盖鼎腹部连接而成。盖鼎有三头卧牛为饰,每个鼎只有一足,但有6个附耳,其中两耳是共用的。长足鼎是典型的战国晚期楚鼎的风格,四鼎相连在一起的形式很少见。原器为旧战国晚期(公元前4世纪—前221年),1972年安徽太湖长河水利工地出土,高15厘米,安徽省博物馆藏。

 

   秦公鼎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秦公鼎

    口上立两耳,腹部宽而浅,下有马蹄形足,口和腹部的纹饰是两个变形的兽,尾部上下相连,相连处为一兽目,称兽目交连纹。腹内壁铸铭文六字“秦公作铸用鼎”,说明这是秦公作铸并使用的。原器为春秋早期(约公元前7世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出土,高47厘米,重26.5公斤,上海博物馆藏。


   福禄寿屏风及鼎炉

 

 

鼎湖山看“鼎” <wbr> <wbr> <wbr>(一)

 

福禄寿屏风及鼎炉
    屏风上部为仿金铜大梁,长6.6米,两端站立一对用不锈钢铸成的一对展翅欲飞的仙鹤,两根方形青铜立柱,高5.6米。屏风用透雕,密集的交龙纹组成,镍白铜铸造,上有福、禄、寿三个篆体仿金铜字。气势壮丽宏伟。我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元教授设计。屏风前置三座鼎炉,高1.2米,参照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草连瓣纹银鎏金五足大熏炉,以仿金铜铸成,造型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伴月”晨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