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世奎老师
徐世奎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846
  • 关注人气:1,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原文及翻译

(2021-11-17 14:15:59)
标签:

苏轼

杭州

分类: 古文金典

    一、原文: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州(1)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2),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3)常平米(4),多作饘粥(5)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6)羡缗(7)得二千,复发橐(8)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选自《宋史·苏轼传》)

   1)本州:此指杭州。(2)度僧牒:批准出家为僧的文书,宋代有法定价格,可买卖。(3)粜:卖出谷物。(4)常平米:即平价米。(5)饘粥:稀饭。(6)裒(póu):收集。(7)羡缗(mín):多余的钱,此指救济百姓剩余的钱。(8橐(tuó):口袋,此指自己的收。

    二、翻译: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

    三、点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