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2019-12-04 20:29:51)
标签:
2019年福建省中考古诗文 |
分类: 中考互动 |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5.“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奉议;官名,即奉议郎。奉思:思念。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
(3)诚能如是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3分)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2分)
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一)4.C(3分) 5.(2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2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说明:意答对即可。) (2分)
(二)6.(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说明:意思答对即可。)(4分)7.B(3分) 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3分)(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2分)9. 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说明:意思答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