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世奎老师
徐世奎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832
  • 关注人气:1,5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2019-12-03 17:08:20)
标签:

2019年北京市中考

古诗文

分类: 中考互动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3分)

11.李白《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市  举一反三  举足轻重  轻举妄动

B.人恒过  过目不忘  悔过自新  言过其实

C.衡于虑  不足为虑  深思熟虑  处心积虑

D.征于色  声色俱厉  眉飞色舞  喜形于色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攻翟,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 4 ,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5 后患。驱天下以从 6 欲,罄 7 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 8 。遂以四海之尊,殒 9 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翟(】春秋时期的国家。【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4 【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5 【虞】考虑,防范。 6 【从】同“纵”。 7 【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8 【干戈不戢()】战事终年不休。9 【殒(yn)】死亡

 

 

附参考答案

(二)10.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三)12.D  13.【乙】 14.1)赵襄子一天攻打下来两座城池,非但面无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担忧赵国没有积累什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