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2019-12-01 16:19:22)
标签: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

中考语文古诗文

分类: 中考互动


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

 

(四)古诗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19题。

【诗以见性】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喜而作歌

[]张元忭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

 

【注释】稔(rn:谷物成熟。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骅蹓足:骅,骏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

16.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3分)

 

 

 

【文以识人】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臧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愍谏死,公遥为诔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释】安人:指张元忭之母。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杨忠愍(mn):明代大儒,谏臣。诔(li):致悼词。乙:读书时勾画记号。扮(fn):合并。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因取《中鉴录》_______           2)三月卒官_______

3)安人怜之_______                 4)病以属公_______

18.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3分)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19.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3分)

1)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20.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6分)

 

  

附答案

16.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平和祥乐

17.1)于是,就(因此)(2)死,去世 3)怜惜,怜爱 4)同“嘱”,嘱咐,嘱托

18.张元忭就把灯点在帐幕中,等母亲睡了才开始读书,不让母亲知道。(意对即可)

19.1)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外貌描写),张元忭30多岁就已“白发种种”,究其原因,是张元忭为父亲“就逮”一事四处奔波、忧思烦愁,由此体现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

2)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写,衬托出张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

20.通过材料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诚于仁爱。一是孝悌。张元忭在父亲危难之时,侍之以往,为其讼冤,又归慰于家;对父亲的嘱托,牢记于心,对异母兄弟恩义隆备;面对母亲的怜爱,没有因此疏懒,而是“候母寝夜诵,不令母知”,尽是体贴。二是忠诚。张元忭在书堂讲习时,极其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认为为人之德事关国家治乱,所以谆谆教诲,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三是仁爱。张元忭在南阳道中见谷物丰收,百姓和乐,内心欢喜,同时他还惠施乡党族人,可见他对天下苍生心怀“仁爱”。(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谈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