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9-10-13 19:51:53)
标签: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嘹亮(liáo)
B、吝啬(
lìn
)
C、窠巢(k)
D、淅沥
(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酝酿
B、贮蓄
C、朗润
D、憔悴
3、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
(1)《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3)《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5.名著阅读。(4分)
6、综合性学习(7)
(1)【诵读我宣传】
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3分)
(2)【节目我主持】
活动现杨,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春》。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4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7—11题。(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4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7、第段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具体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3分)
8、第段是一个精美的写景片段,请你从“修辞之美”或“色彩之美”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3分)
9、第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卧”字能否换成“躺”字?为什么?(3分)
10、第4 段“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4分)
1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4分)
13.第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分)
14.作者在第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5—18题。(11分)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6、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
18、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做19-20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9、“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
20、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3分)
四、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请以“掌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以“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B
5(1)回忆(2)《旧事重提》(3)幼年(4)青年
6、(1)示例:名家示范入耳,经典作品润心。学名家诵读,赏经典魅力。
(2)示例:在朗诵队同学们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济南温晴的冬天秀美的景色。而朱自清先生的《春》,则让我们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下面有请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引领我们重温经典!
二、现代文阅读
(一)7、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
8、修辞之美: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树尖上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了雪后矮松的形态,表现了矮松的秀美风姿。
色彩之美:如“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使用“微黄”、“粉色”等色彩性的词语,写出了夕阳斜照下薄雪害羞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9、不能换。原文采用拟人手法,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和情态,表现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若换成“躺”字,直挺挺的,缺少了静谧美、画意美。所以不能调换。10、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内容上:抒发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二)11、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年轻时帮人炸石头;父亲挑粪浇地;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12、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13、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14、 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三、古诗文阅读
15、(1)舍弃 (2)拉,牵拉
16、(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2)友人感到惭愧,就下车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各2分,总计4分 )
17、无信;无礼。(2分)
18、观点一: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失礼在先,又当着元方的面责骂元方的父亲,再次无礼。对这样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观点二: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适,因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无礼后,能很快认错,而且是在一个小孩面前认错,确实不容易,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古人也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9、温馨恬静20、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