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目短于自见原文及翻译
(2014-11-15 19:11:33)
标签:
文化韩非子谦逊中考 |
分类: 古文金典 |
一、原文: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二、翻译:
古人觉得自己看不到自己,是因为眼睛不够长。人们在修饰打扮自己的容颜的时候,都懂得去照镜子。但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不懂得去向明道的哲人请教。这是何等的愚蠢.据说之前的人如果有自恋倾向,只好借助脸盆里的水。人才要能使自己成功,就得自觉地检查自己,发现与改正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道正己。如果总以人才自居,就难以发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客观上就会给自己的发展进步制造了障碍。作为还没有成才的人,更不应当以人才自居,成为谋取虚名实利的骗子,从而丢了自己的名誉、人格和前程。西门豹知道自己有个性急躁的缺点,经常佩带熟皮,提醒自己放宽缓一些。董安于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宽缓,经常佩着绷紧的弦,提醒自己紧张起来。所以能够用那些有余的地方来补充自己不足的地方,用其它事物的长处来补充自己短处的人就称之为明白的君主。
三、点评: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前一篇: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后一篇:鲁宗道为谕德时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