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阳市66中(安阳师院附中)教师风采

(2014-08-04 21:55:51)
标签:

教育

安阳市66中

教师风采

分类: 心情放歌

 安阳市66中(安阳师院附中)教师风采

2013年9月26日,我们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的老师走进安阳66中(安阳师院附中),感受这所学校教师的风采。

我们在学校礼堂坐定后,学校主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李永英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安阳市66中是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初中,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多人。学校注重科研引领,以校本教研——微型课题的研究为依托,搭建科研平台,引导老师们潜心研究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然后,我们聆听了在全国首届和谐杯“七说说课”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吴艳娜老师的说课。她说课的课题是《窗》。我对这篇文章不熟悉,好在吴老师提前为我们发了授课材料。

“说课”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我对此并不陌生。然而对于“七说说课”却不甚了解。通过吴老师的说课,我才对之有所了解。这“七说”分别是:

一、说教材。首先说这篇文章在本册中的位置,然后说这类文体在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接着说本单元教学目标,最后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学情。即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知识储备、生活阅历。

三、说模式。主要有教法模式,如朗读法、点拨法。教学模式,如小说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学法模式,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说设计。针对《窗》这一课,吴老师的教学设计为:

(一)、创设情境,生动导入。(3分钟)

1、同学们,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更加懂得窗户是房屋的眼睛,通过窗户,我们可以看见外界的自然风景与生活画面,你将更加懂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窥见人类的内心世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一起看看窗外景,品品窗内人。

(这个环节运用两个关于窗的比喻句生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的文学常识。

(2)品析人物,领悟对比的作用。

(3)感受人性的善与美,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领着学生回顾小说的三要素,以及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准备。

(二)泛读课文,概括情节。(10分钟)

1、故事情节为:

(1)开端:(1-3)靠窗口病人、不靠窗口病人关系融洽。

(2)发展:(4-7)靠窗口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不靠窗口病人从“享受”到“困扰”。

(3)高潮(8-12)靠窗口病人生病垂危不靠窗口病人见死不救。

(4)结局(13-15)靠窗口病人去世,不靠窗口病人只看到一堵墙。

(泛读课文环节在教法上采用朗读法,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自由朗读标序号,圈生字词,初步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课上解决生字词后,再请四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将小说中的人、事、情再次呈现,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为情节的概括做充分准备。概括情节环节在学法上采用合作探究法,先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概括小说的情节,然后请两名小组代表以填空的方式完成情节的概括。)

2、独立思考:小小说的结尾常常出人意料,《窗》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呢?

(三)精读课文,品析人物。(15分钟)

这一环节重在方法指导。描写人物的相关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重点合作探究)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在学法上采用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分析靠窗病人,一组分析不靠窗病人,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品析,感受文中两个病人的特点。)

(板书两个病人的性格特征,接着领悟写作手法,让学生明白是对比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人心的美与丑,人性的善与恶。)

(四)研读课文,感悟哲理。(5分钟)

小小说的结尾往往又在情理之中,《窗》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有没有在情理之中呢?你有怎样的深刻认识?(难点自主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法上采用点拨法,因为学生的认识毕竟有限,还需老师点拨以加深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不靠窗病人心灵丑陋,所以只看到一堵秃墙。相反,靠窗病人心灵美好,所以看到一座美丽热闹的公园。所以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通过分析点拨,学生会意识到只有心中有美,才能发现美。)

(五)拓展延伸,畅所欲言。(12分钟)。

1、推开生活这扇窗,敞开我们发现美的心灵,你发现了哪些有着美好心灵的人?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品味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做有益于他人的人。)

2、老师心中心灵美好的人

例:年仅十二岁的何玥,在人生的弥留之际,主动献出器官,延续他人生命,小小的年纪,却有大大的举动,不禁让我潸然泪下。在我心中,她是心灵美好的人。思路引导:可以畅谈令我们感动的新闻人物,也可以说说我们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还可以追忆我们安阳的文化名人。

3、句式引导:人物姓名及其主要事件。在我心中,她或他是心灵美好的人。布置作业 1、阅读: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小小说《最后一片藤叶》2、摘抄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

五、说板书。

                  心灵之窗

靠窗口病人                 不靠窗口病人 

乐观善良                       自私自利

热爱生活       对比         冷酷无情

心灵美好                      心灵丑恶

六、说评价。

1、朗读环节的评价:如自由朗读是看是否动笔标序号、圈生字词,朗读时听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晰,有没有声情并茂。

2、分析环节的评价:概括情节时是否简介准确,品析人物时是否到位,表达是否规范。拓展环节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是否参与品味管理科学、感情人生。

七、说开发。

主要谈施教者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可针对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方面看是否在学校本课时可利用之处。

“七说说课”比往常说课多了最后两个环节。“说评价”这一环节有助于施教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说开发”这一环节有助于增强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更好地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听见吴老师的说课,我们又听了一节李霞老师的阅读训练课——《记叙文阅读训练之二:善于动脑积累运用》。李老师由记叙文阅读《窗前的母亲》入手,贯穿记叙文考点,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会做题的方法,听后感觉收获颇大。只可惜相机没电了,没能记录下来,实属遗憾。

 一个上午,走进安阳市66中,感受两位语文教师的授课风采,不虚此行。

 

安阳市66中(安阳师院附中)教师风采

                                                  温文尔雅的副校长李永英

 

安阳市66中(安阳师院附中)教师风采

                                                           才思敏捷的吴艳娜老师

 

安阳市66中(安阳师院附中)教师风采

                                             循循善诱的李霞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