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小镇设计之前,领导问我你心目中的小镇是怎么样的,我当时没有回答出来,确实没有细细想过。但做设计必须是自己喜欢认可的,只有你认可你才能去把它竟可能地做好让大家接受。
一
我心目中的小镇
我心目中的小镇有山有水,有依山而建、错落布置、无拘无束的房子,有一条从屋前流淌过的小溪,有从水面跨过石砌的小桥,有蜿蜒崎岖伸伸向远处的青石板小路。在那里每一寸闲置的土地都会被精致的小草、树木所点缀。每当早晨打开窗户时,有一股带有泥土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感受到一丝丝清爽,远处不时有几只小鸟用自己漂亮的翅膀轻轻滑过平静的湖面,在不远处隐约有些人沿着环山的小道跑步,沿湖广场有老年人开始打起了太极。。。一幅幅人与大自然亲密融合的场景慢慢呈现出来。。。
http://s1/small/4d42bbd9xb1744fe2e3e0&690
中午闲余之时,可以背着包,听着音乐在街上走走,看看街头的异域风情表演(就如深圳华侨城小镇穿着异国服饰演出),累了去旁边食品店买点可口的甜点,随地找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再叫一杯醇香的热咖啡,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饭后可以来到湖岸边散散步,听着轻音乐,从书包掏出自己随身带的散文集躺在岸边的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一切一切的事情都好像沉静了下来,只身一人独享这美好舒适的生活。
http://s11/small/4d42bbd9xb1746cc9604a&690
小镇还要有很多干净的房子,有漂亮的屋顶,也可以让我拍更多好看的落日,镇里有环绕着所有房子的小河,清澈的河底都能看见阳光,我心中的小镇是很安详的,人们和和睦睦,无党无政治,无工作和生活压力,无感情上的失意。在房子前种上桃树,在桃花盛开的季节请大家在树下喝茶,还要在屋旁种上一棵好大的梧桐,和心爱的人在夏天有秋千可荡。屋前开一块平地,种上好看的花。离屋不远有一个宽敞的篮球场,晚饭后约上自己的好友去打打球,尽兴之后,托着汗流浃背的身体一股脑地跳进自己花园后游泳池,洗个清水澡,仰头看着天上点缀的星星,喝着刚煮好的清茶,随手翻翻面前摆放的杂志,其乐无穷,享受在其中。。。。。
http://s2/small/4d42bbd9xb174774721b1&690
http://s5/small/4d42bbd9xb1747858e884&690
http://s4/small/4d42bbd9xb1747cfd63f3&690
曾几次梦想到: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背着自己心爱的单反骑着单车来到传说的美丽黎香湖畔,沿着崎岖的小道一路前行,不时停下脚步被路边的景色所吸引,就如【桃花源记】中所写”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样,以一副美丽的画卷忽然展现在面前,使人感到惊奇和震撼,同时吸引着我继续搜寻把这美景浏览下去。穿过清脆的柏树林,眼前跨过一条古朴石砌的小桥,两边各异的花草点缀,清澈的小溪从下面流淌而过,呈现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静、祥和景色。远远望去,一排排欧式建筑呈现在眼前,高高耸立的尖塔、漂亮、精致的老虎窗,整个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夕日的余晖从高空洒落而下,就如在眼前上演一部法国安锡天鹅湖畔的美丽童话电影。在这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完美与统一,没有压力,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淳朴。给人一种是似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与有意求之的美好感觉。
跨过小镇幽静的小桥,被眼前的景象完全惊呆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世界。面前是一条瑞士的风情商业街,四周遍布甜品小屋、餐厅、酒吧、商店和SPA中心,更有各式各样的街头表演和巡游,犹如置身欧洲小镇。目光所及之处,全部似曾相识,竟没有任何中国的元素,那么多中国人聚集在欧陆小镇,恍若时空错位,迷失在迷离境界,仿佛转身之间一脚踏入瑞士。小镇临湖而建,完全效仿瑞士建筑风格,外观、色调、摆设、花草,廊桥。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建筑成功营造了一个瑞士小镇的欧陆氛围,令游客恍若置身瑞士。
它不像上海泰晤士小镇一样FB的地方太少,还得开往十多分钟外的大学城。
http://s5/small/4d42bbd9xb17487453f44&690
http://s15/small/4d42bbd9xb17487a8615e&690
http://s2/small/4d42bbd9xb17487f4a1b1&690
它有各种的食品店、超市、咖啡吧、电影院、阅读小屋、婚纱摄影室等等与生活相关的配套设施,游客身在其中,不时顿足难以前行,对眼前的美食美景难舍难离。
它也不像深圳瑞士茵特拉根小镇一样,好像是欧洲的大杂烩,德国的建筑,苏格兰的风笛、英格兰的卫兵、瑞士的名头。
它的建筑从外形风格,色调,及屋顶已经室内的装修风格完全与瑞士的元素结合,没有任何中国元素,让你完全感觉时空穿梭到瑞士因特拉肯小镇,感受异域风情。
不是瑞士,胜似瑞士,令人感叹“假作真时真亦假”,令人感叹建筑对于营造时空环境的巨大力量。旅游激活人生,影相折射世界。
http://s12/small/4d42bbd9xb174981e69fb&690
http://s5/small/4d42bbd9xb17498b4bb74&690
http://s9/small/4d42bbd9xb174998f6bf8&690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位作家对自己心中的小镇有过这样的描述:因为没有HAPPY,那生活一定是相当无趣的。我的小镇,之所以这样说,是我心里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另外一个家了。但是这不是我的故乡。不生于斯,不长于斯,但是我还是把这里当作自己未来生活落脚的小镇。这个小镇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外国人。文化越来越多元。但是这里仍然有自己本土的文化并且活跃。比如粤剧。可惜我不懂。即使是京剧,我也不够份去懂得欣赏。我喜欢这里,是这里的生活状态在中国,在眼下的中国已经少有那么多安全感,少有那么热闹中可以有宁静,少有那么宁静中有热闹的去处。我在想,美国小镇似乎更有另外的风情和风格。关键是那种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有这样有趣味的状态呢?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人,缺少的就是趣味,色彩,信任,安全。有意思的生活才是生活,而不再仅仅是生存。
我说的美国小镇,不是指大城市周围的富裕郊区,而是真正的小镇,被农田包围的那种。小镇上的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纽约人走三步的工夫,他们还在想第一步怎么迈出去。每家每户看似隔得比较远,其实人们心理上的距离很近,彼此之间的事情一清二楚。如果谁家的猫被路过的车给撞了,全镇的人都会赶到悲剧发生地看热闹。另外就是特别安静,平时连狗叫声都很难听到。每家每户的狗都认识小镇上的每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报警。
你会问,小镇上是不是很乏味?大家的生活有什么乐趣?的确,美国小镇上的人们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没有涟漪,没有八卦,但一年总有那么几天,大家要设法热闹一场,彻底打破宁静得发慌的格局。他们的战略是办个特色节日。过去几年来,我拍过的小镇节日很多,从南方路易斯安那州布罗布里奇小镇(人口:7281)的小龙虾节,到东北缅因州洛克兰(人口:7609)的龙虾节;从洛基山脉北部、爱达荷州凯奇姆小镇(人口:3003)的赶羊节,到宾夕法尼亚庞克苏托尼(人口:6271)的土拨鼠节。
二 自己对小镇设计的理解:
1.
小镇设计首先能在脑海中迅速勾画出小镇时所想到的元素共同构成小镇意象:
小镇构成意向的元素一般要包括:
(1)节点教堂、广场、道路交叉口、开放的空间
1)教堂是欧洲小镇不可缺少部分,它代表一种文化,玄秘、洁净、熏陶、高超。教堂大多建在小镇幽静的一角,四周园林幽美。
http://s5/small/4d42bbd9xb174a6e1bb54&690
http://s4/small/4d42bbd9xb174a8aeff43&690
上海泰晤士小镇教堂
上海徐家汇教堂
所以教堂前面应有广阔的绿化草地,与其他动态空间相隔离,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区域,购物、饭茶之后可以来到此地休息娱乐,新人可以在这里结婚拍照。当然上海的泰晤士小镇教堂前面的广场没有与周边较好的区分开来,景观做的也太单调。
2)酒吧
各种崇尚现代文明,追求高品位生活,健康优雅的“酒吧”正悄然走进我们的休闲生活,同时也在现代城市中形成一道亮丽独特的文化景观。现在,酒吧通常被认为是各种酒类的供应与消费的主要场所,它是宾馆的餐饮部门之一,专为供客人饮料服务及消闲而设置。酒吧常伴以轻松愉快的调节气氛,通常供应含酒精的饮料,也随时准备汽水、果汁为不善饮酒的客人服务。
在酒吧设计上最好带有一定的主题元素,尤其是入口、门廊的地方要设计的典雅、别致、引人注目,记得大学时见过有一个酒吧的门廊做成一个酿酒的木桶形状,看上很有“酒”的味道,哈。。。
3)广场、雕塑、喷泉
http://s14/small/4d42bbd9x782544f3838d&690
http://s15/small/4d42bbd9xb174b1f2885e&690
(2)标志物特色建筑:标志物是小镇骄傲,是吸引旅游者眼球的焦点,同时也是小镇居民辨认方向的参照系
1)教堂:在教堂单体设计上考虑到教堂的功能,现在的教堂功能已经演变成多种功能场所:心灵慰籍的场所、老年活动场所、集中捐助、救助穷人的慈善中转站、娱乐的场所、庆典欢聚的场所、教育的场所等等。教堂设计能与周围的广场、滨湖公园以及湖面景观结合起来,就如:光之教堂、水之教堂通过灵活的开窗、入口设及观景楼梯设计,来达到与周围的环境呼应。
2)精致的标识牌
3)小桥,亲水栈道
http://s15/small/4d42bbd9xb174b8d77ebe&690
http://s8/small/4d42bbd9xb174b923c867&690
http://s2/small/4d42bbd9xb174bc8e9821&690
(3)边界河流湖泊、绿化带、景观街道:河流对于小镇来说是一种自然隔断,而绿化带、城墙等则是形成小镇边界的人为因素
1)沿湖小道
2)风情小镇与别墅区之间的绿化带
绿化带可以多用一些高大乔木与低矮的花灌木及小品硬铺小径打造成一个休闲漫步的自然公园,同时与滨湖公园及湖岸线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把小镇与别墅区隔断。
3)通往会议酒店的车行道
通往会议酒店的车行道也是去往售楼部的必经之路,整个沿路景观要以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相结合,同时建筑立面要简洁大气,彰显尊贵、典雅之感。
(4)区域商业街、休闲区、街区:小镇区域是指小镇中空间较大范围的部分,一般具有二维尺度,给人们进入“小镇内部”的感受
1)从小镇入口到教堂不到200米得休闲商业街
2)教堂前得滨湖公园和广场
小镇空间结构:小镇的点、线、面构成其空间结构:从空间结构来看,道路、绿化带河流等边界将标志物、广场、街区及其他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小镇的基本构架。
2.
感觉小镇设计还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空间:空间上要有收又放,能够有序的链接。
(2)道路:因地制宜,沿坡而上,顺坡而下,起伏变化有序,主次分明,在与台阶、广场、栈道交通组织,尽然有序。
(3)植物配置:多设一些草皮、低矮花灌木,增加观赏性
(4)景观:在景观营造上采用收缩变化,先抑后扬的手法,达到步移景异,使人看了之后为之震撼、赞叹,不由自主地用手里的相机拍下从未见过的美景。在街道及广场空间里面采取硬质景观,比如精致的喷泉水景、雕塑不同材质的铺地。
(5)建筑形体方面、小品
建筑采用统一风格,能与周边的别墅、售楼部风格有一定的联系过度和呼应,步行道上设置有带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小品、雕塑。。。
(6)街道和广场:街道的尺度最好在8—10米左右,这样尺度比较宜人,从商业性考虑,人的视线到两边商部都能在人的视野里(13米有点宽),街道的路面铺装用青色的石板材铺置,就像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一样,夏天购物走在上面,有种清爽、舒服、诗意的感觉。不同功能的广场要有一定区分,在满足人得需求功能前提下要有一定观赏性,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取景。入口广场:不但要满足人的集散和导向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周边的停车以及人得停留休息;聚集广场是一个静态封闭广场,在这里要能达到人的观赏及停留功能,它周围的建筑立面要有出彩,能够吸引人得眼球顿足细看观赏。交通广场是一个开敞性流动广场,注意人与车的流线,及周围建筑的布设,否则造出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反而人气不足。
(7)良好的图底关系
三结尾
苏黎世的建筑都典雅和精致。高级的五星级宾馆不以排场和宏伟取胜,而以充满古典气息的雕塑和田园风格般的花卉称雄。与它为邻的附近的小洋房,办公楼也毫不逊色,各有特色。每一幢房子都像一幅油画,一个老故事,一个博物馆。来到这里,似乎只要观街景看建筑,都已经是美色可餐了。
我想,中国大概就没有这样的性格和文化背景,他们也追求商业和艺术的统一,但是不够耐心缺乏时间。其结果,便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在文化上,为了出奇致胜便不能不标新立易。
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一首摇滚乐,那么苏黎世的文化则是一幕芭蕾;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线条简洁的玻璃造型,那么苏黎世的文化便是做工考究的青铜器皿;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一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那么苏黎世的文化则是一条曲径通幽的临街小巷。
为了找出自己的对苏黎世的感觉,上网查过很多关于苏黎世风土人情,也研究过同事从瑞士考察回来的资料,慢慢地感觉到瑞士的“美”之所在。在一个小镇里,沿路人家的花园连着花园,每个花园后面的房屋都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石雕,石刻,百叶窗,尖屋顶,小阳台是一定的,其余的便百花齐放了,可谓一步一景,步步是景。
在我看来,苏黎世好像是一篇永远不变的童话,它让住在这里的人们感觉不到时间的变迁,触摸不到时代的刻痕。不管外面的世界经历了多少风雨变幻,这里始终物是人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