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专访纪实
(2010-05-09 13:05:20)
标签:
育儿挫折教育早教智力开发思维教育宝宝聪明 |
分类: 我的日记 |
《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自4月20日当当网首发以来,持续热销,位列新书榜第一名。
5月9日母亲节接受山东电台故事广播《非常连线》节目的专访,与蓝辛、建功两位主持人对话,讨论幼儿早期教育热点话题。
现将话题整理公布,让朋友们先睹为快:)
主持人:你好,李卓,我是济南故事广播的主持人蓝辛,我们的节目叫非常连线,今天是母亲节,我们特别邀请你来和大家分享的你的新书《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这是一本被称为幼儿早期思维教育笔记的书,我们现在看到的育儿类书籍很多,你的这本书为什么要定位在思维教育这个范畴,培养孩子早期的思维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思维教育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而在国内起步还是比较晚的。
很多家长都认为思维训练就是开发想象力。其实在教育中,思维是一种考虑问题的逻辑推理方法,是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一个人的智力素质,代表你是否足够聪明,是否具备足够的潜力。它好比是手上的工具,这种能力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思维教育的着眼点不是当下孩子会多少计算,识多少汉字,会多少英文单词。思维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知识、变通创新的能力。这种在关键期激发出的能力将伴随孩子一生。今天的2-7岁的孩子50年后大多数还在为社会工作。今天我们为孩子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都将被信息和科技的发展所更新。思维教育所追求的是帮助孩子建构更高水平的获取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思维能力。
如果把孩子的一生比喻成长跑的话,那么思维能力就是持续加速和不断超越的能力。
主持人:你在书中收录了70个真实案例,这些故事集中在0—7岁之间, 0—7岁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我:7岁是学龄期,而7岁以前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打下扎实的身体和智力的基础。给孩子奠定竞争优势,不在于在起跑线上比别人早学多学多少知识,而在于一旦起跑后,孩子的持续学习和不断超越能力。
心理学界曾经花费了相当精力去研究人类自身能力发展的轨迹。根据美国人本杰明、S· 布鲁姆的总结,如果界定一个十七岁成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末,四岁儿童已经发展到50%;八岁之前再增加30%;到十七岁则获得最后的20%。可见学前期培养孩子的思维是多么重要。
主持人:书中有一章是我的宝宝需要接受挫折教育吗,你提到一个观点说:孩子接受不了挫折是家长的原因,为什么这么说?挫折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应该怎样做?
我:不仅是挫折教育,孩子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其实我们都可以从家长的言行中找到症结。因为家庭实际上就是课堂,家长的言行及下意识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家长如何面对挫折,便会影响孩子。
现在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在双方老人及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进入幼儿园开始,面对群体生活,感受到竞争,面对压力和挫折如何保持一个平和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了,因为我不会高抛!”
“妈妈,你老不让我赢,我不玩了!”
......
这些情况太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帮助宝宝建立自信,以娱乐精神对待自己的“不如意”。培养孩子“拥有得第二的心态,保持得第一的实力”。
我们鼓励孩子要勇于得第一,要有进取心,要学会在竞争中取胜都是对的,毕竟孩子将来要适应社会。但是,我们更希望孩子能够用平常人的心态接受“第二”。社会竞争太激烈了,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争第一,但是第一只有一个,更多的是第二、第三、第四……当孩子终有一天离开我们的安慰、保护的时候,她能否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平和的心态去坦然接受这一现实呢?无论什么比赛,得第一很好,得第二、第三、第四……也很好。关键在于你参加这个比赛的过程是否已经开心,已经享受到比赛带给你的各种刺激与快乐。
挫折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最好。形式和方法其实有很多…….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玩些棋类游戏,像是飞行棋、动物棋、跳棋,等等。这些都是桌面的静态游戏,有一定的规则,能培养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规则意识。而且这些游戏对抗性强,虽然这只是游戏,也肯定有输赢,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总让他赢,那将来孩子就会输不起。家长应该帮孩子分析成败的原因,错在哪一步,让他们能在游戏中品味输赢,提高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主持人:在书中你在很多实例中都提到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中的问题,说两个人一定要观点一致,要多和孩子沟通。你认为父亲和母亲在孩子面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我:其实现代家庭中,爸爸妈妈通常是有分工的,但是我们提倡,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淡化分工。
因为爸爸是孩子生活中最早接触的男性,也应该是最亲密和最受尊敬的。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会持续终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对男孩个性的健康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从出生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其实爸爸妈妈抱孩子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妈妈抱孩子一般是把孩子搂在胸前,是怀抱;而爸爸则不同,他常常是两手这么一卡,高兴时还会托一托或高高地举一下,别小看这些简单的动作,这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增加孩子对外界的信任。爸爸的动作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多数孩子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而且会产生安全感。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阳刚之气是必不可少的。再比如家长领着孩子去公园,走台阶时妈妈是一级一级的,而且还会说“小心,上台阶的时候不许跳,要慢慢走,不然会摔的!”而爸爸几乎不会那样叮嘱,更多的时候还会是两级、两级地走,一边走一边给孩子做示范,鼓励孩子要大胆。孩子随着爸爸大步跨、大步跳,充满了阳刚之气,脸上常会露出骄傲的神情。
对于同一现象,爸爸妈妈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对孩子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及后果。让孩子理解一件事情爸爸妈妈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处理态度,会让孩子全面客观地体验生活。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单亲家庭,跟母亲或跟父亲或跟随老人生活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在教育上应该注意什么?
我: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单亲家庭越来越多,除了极少数因为越是处于艰苦的环境越激发孩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能力,孩子成长的非常优秀以外。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个性上会有影响,甚至进而影响智力发展和学习的兴趣以及效果。所以建议家长,不管彼此分岐有多大、矛盾有多深,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和谐。该父母双方出席的场合一定要都出席。因为孩子格外敏感,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关爱有缺失。
主持人: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出现了攀比,比如比你的玩具好不好,比爸爸的职位高低,这种攀比会令许多家长不知怎样教育,你能给家长们提供一个好办法让孩子正确认识这种客观差距吗?
我:家庭条件的差异性这是我们现在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家长们又不可能“孟母三迁”,为了孩子营造一个没有差异的环境。这个时候,我还是想说,家长的心态其实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这一代人,不管生活状态如何,是富足还是拮据,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我们没有祖荫可以庇佑,也没有家族产业可以继承,不管是求学、求职,还是结婚、生子,买房、置车,都是自己一步步慢慢积累。靠自己打拼的我们恰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走入了误区,因为我们苦过,所以我们总想着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们从小储备好一生受用的能量,从小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武装起来,才能不输给其他孩子。
其实这就是潜意识里的攀比,这种情绪也会下意识地影响孩子。
我永远记得漂亮的妙妙妈妈说过:“我只关心妙妙今天心情好不好,看到她开心就好。至于今天学了什么,达到什么程度,顺其自然就好。”她并不在乎妙妙在课上的情况,不在乎她在课上掌握了多少内容,表现如何。对妙妙妈妈来说,女儿健康快乐的心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越是简单的期望,甚至没有预先设定期望,往往才会得到收获。
激励的竞争空间,充满压力的生存状态,成人的“成败”、“穷富”观念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不得而知。我只愿更多的爸爸妈妈能像妙妙妈妈一样,愿我们的宝贝“开心就好”。
一位全职妈妈因为一直在家带孩子没有出去工作,不知道宝贝儿子心里是什么感受,于是试探地问他:“儿子,如果你们班小朋友的妈妈是医生、老师、科学家……而你的妈妈什么也不是,你会不会失望呢?”
儿子瞪大眼睛,似乎并不太明白妈妈的意思,想了一会儿后说:“你就是妈妈,看孩子的专家!”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最纯真的,儿子在尽一个4岁孩子的所能,表达着他对妈妈的爱!其实生活原本就是朴实而简单的,也许是我们刻意给它蒙上了世俗的面纱,徒增了许多烦恼。与孩子一道成长,童真的世界会让你获得心灵的洗涤与真正的幸福,这是最可贵的。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节目马上要结束了,请最后送给父母一些教育感悟。
我:好的。
培养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美好特质与潜能,教育是“智慧”与“情怀”相融的艺术,更是“发现”与“启迪”的过程,信任、尊重、理解三大观念,决定了对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双善于发现、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慧眼”是前提,对孩子闪光点进行扩大、拓展,才能让孩子更加优秀。
精彩预告:
竹衣将于5月19日坐客北京电台爱家广播毛毛狗的故事口袋节目,与主持人畅谈宝宝关键期的思维教育与早教误区,敬请关注。
播出时间:20:00—21:00
播出频率:AM927
同步收听:北京广播网
电视机顶盒:316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