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2009-03-30 22:32:38)
标签:

杂谈

    前一次在博客中提到了在重慶的時候參觀過了大足石刻後,許多朋友紛紛給我留言,希望我能夠更加詳盡的介紹一下這種留存至今的歷史瑰寶,重慶的朋友更是盼望能通過我,把他們家鄉的名勝古跡告訴給更多的人們。

 

    如此美麗的藝術品,能與大家分享,不亦樂乎。我又何樂而不為呢?我亦收集了些資料,供大家參考,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它雕刻的時間跨度很是漫長,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這些石刻從世俗到宗教,反映了歷史上這一時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的社會生活。它集中了 “三教”造像藝術的精華,作品刻工細膩,造型豐滿,神態逼真,將神的威嚴氣質與人的生動神態巧妙結合,有的表面施以彩繪,至今色彩繽紛艷麗,只有略微的斑駁之處,證明了它曾經在歲月的流逝間經歷過時光的磨礪。

 

    據說,其中的南山石刻是中國道教石刻造像中存世最為集中,數量之大,反映神系之完整,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武財神..趙公明.又名玄壇]

 

    大足石刻有著濃厚的世俗信仰、純樸的生活氣息,在內容取舍和表現手法方面,都與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和內容息息相關。無論各種造像,都頗似現實中各類人物。特別是寶頂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情景之廣泛,幾乎應有盡有,頗似一幅生動的歷史生活畫卷。各類人物皆描繪雕刻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種寫實的雕刻手法,在中國的石雕藝術上是不多見的。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說道寫實的雕刻手法,這裏不得不提另一個世界藝術精品——佛羅倫薩的石雕。

 

    佛羅倫薩,在意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其實,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譯名 “翡冷翠”它遠比“佛羅倫薩”來的更有意境和氣質。它在文藝復興時期,曾經一度因為石雕來影響歐洲的文化氣息。

 

    那些來自亞平寧火山下的大理石,在雕刻家的手下綻放出了異樣的光芒,如同有了靈魂一般。   其中最有名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在佛羅倫薩,大衛像已經成為一種不朽和永恒,它和佛羅倫薩這個城市已經融為一體,合二為一了。但凡有大衛的地方,就會有無數紛至沓來的腳步。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佛羅倫薩的雕刻,是現實寫真主義的集中代表。它所展現的,是對物象的模仿,在比例解剖等方面已經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狀態,是真實人物的再現。它所表現的每一個細節,細微到每一塊肌肉,每一根血管,都在向世人張揚著生命的氣息,令人震撼。

 

    相比之下,中國古代雕塑註重表現對象內在氣質的特征,而西方傳統雕塑則註重對外在形體的精細研究,形成了中西雕塑意向造型與模擬造型兩種不同的方式。中國古代雕塑的特點便是依據觀察體驗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而成藝術形象,和西方雕塑精準的努力摹仿、再現自然,寫實性極強是不一樣的。中國古代雕塑“以形寫神”的藝術效果,便是可以令人充分體會到“栩栩如生”這一傳神成語的含義。而欣賞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從形到神都準確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就是感受到一個藝術品所傳達的精神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意境了。中國古代雕塑給人的感覺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樣一覽無余,而是神龍露首不露尾、給人以足夠的想象空間。沒有如同外國藝術所代表的外在張揚,而是象中國書畫用筆藏鋒那樣將力量包裹在內部,給人更多品嘗的余味。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因文化本身的內涵決定著的雕塑形式。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同所有我們可以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一樣,所有藝術作品的發展和文化背景都是不可分割的。這便是如同莊子所言一般:“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正所謂文化無國界。大凡所有的傳世之作,均是得到了歷史的見證而不朽的。中西文化的差異在於文化的特質,而中西雕塑的異同則在於雕塑的基本特征,這兩者本身也並無任何的沖突和矛盾。就如同中國的京劇如今名揚四海,而外國的歌舞劇一樣,也正被國人所接受和喜愛一般。我們在現如今可以欣賞到如此豐富多彩的藝術瑰寶,應多謝先輩的藝術家們默默無聞的辛苦付出和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

 

   現附上我所拍攝的大足石刻和弗羅倫斯石雕的幾張照片,給同樣喜歡藝術的朋友們分享。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我眼中的石雕藝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月的歌舞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