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标签:
北京八十年代大学生青春毕业校园 |
分类: 我爱北京 |
∧1.学校里有些规定是不可能落实的,但又不能倡导。通常的理解是:不鼓励。比如:谈恋爱、骑车带人……
∧2.能吃小小炒的日子都是不寻常的日子:比如,逃课很多但考试通过了。
∧3.多功能厅的用途基本是:听报告、跳交际舞、开新年联欢会、看世界杯……
∧4.拍毕业照,在80年代好像还不盛行。至少我们没有,只有全班合影。
∧5.这是二十多年唯一没太变化的场景,从前拍出的照片还真是这效果。
∧14.这个是想不到的进步:当年是等着看楼大妈叫到传达室接电话的。
∧16.兄弟班的兄弟们啥时候改写不认识的中文了?那两个字真不认识。
∧18.开走那些小汽车,这里跟二十多年前一样。月夜越西瓜,黑压压人头如瓜。
∧19.老师们在这里补充能量,然后给我们精神食粮。传道解惑的源头一直是这个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