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的报道已经很多日子了,还真没太注意。这几日还有人一直让帮忙找工作,还觉得求职难呢。晚饭后楼下闲逛,竟然每个小门脸都贴了招工广告!上楼拿相机,随手抓了几张:
▲1.这么感慨的需求应该不多,至少直接说出来的不多。
▲2.这个中规中矩,还有些挑剔的。

▲3.大学生作服务生恐怕大学生的爹妈都不同意。
▲4.招工效果如何,很难想象。
▲5.也不太有吸引力

▲6.貌似比较优雅的需求
▲7.有点魄力?
▲8.没人愿意给咱做饭了!
▲9.
▲10.

▲11.也没人给咱理发了?
▲12.开小店的都是老板,每个老板后面都缺少跑堂的。
俺们小的时候爹妈教育,不好好学习扫马路去;留洋的人讲起血泪史就是曾经洗盘子。看来职业天生在俺们的心里就有高低贵贱。社会进步到今天,很多行业开始被人另眼相看:比如个体户也是老板,至少是小老板;教师早不是臭老九了。但对于央企、垄断行业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息过,因为这些“公司”背后终究都是有光环的。
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年了,谁家独苗苗不是人上人?谁家苗苗给您低眉顺耳?
上个周末在上海某个餐馆打包几个小菜,要双一次性筷子,“美女”服务员说:没有!俺也没客气说:总不能让我抓着吃吧,顺手拿了桌上的环保筷子。“美女”急了:这个不能拿,要么你买一双!俺也愤怒了,吃饭没有筷子不是有毛病吗?“美女”扭着小腰走了,临走甩给俺一句:彼此彼此……
事情结局是俺高声叫了三遍:有吃饭不给筷子的吗?(平生第一次在大庭广众嚷嚷,丢人。)“美女”不知从何处变出了一双有点发黑的一次性筷子,塞在俺手里,瞪着大眼睛说:不好意思。扭着小腰,piapia地走了。
菜俺吃了,黑不溜秋的筷子也用了。俺不会借315投诉,基本没用,不是让自己生气就是瞎耽误功夫;也不会拒绝去那家餐馆,十里八村也就那馆子还像点样。自己安慰自己:俺吃得是菜不是美色,更不是态度。
看着招工荒,俺们真该知足:至少还有人给咱炒菜和黑筷子,要是这个真没有了,俺只能餐风饮露了。
早几年弄不清黄世仁杨白劳谁比谁牛,现在应该想想谁伺候谁了。至少应该知道俺们家的少爷、千金是不伺候咱的,亲爹亲妈都不能服侍的,还能要求服务谁呢?
用工,慌了!
2010年3月12日杭州温暖的午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