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嚷嚷要我请她吃东北菜已经有些日子了,昨天从早到晚更是念叨了不止三回。终于还是在集体叫嚷减肥并且坚持到晚上八点半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进了东北菜馆。人生自古谁无死,哪个拉屎不用纸!
大红大绿的馆子,楼梯入口吊了个假孩子。服务员穿着花被面走来走去。菜单都是刻意的乡里乡气:咱家大棒骨——贼好吃。酸菜、粉条,白菜、蘑菇,大盘子上来,味道其实是一般般的。除了滋味浓重并不是当真的东北口味。服务员倒是一口流利东北话,偶尔也会唱两句“二人转”。听听,不过也是些有点东北味道的小曲儿。

叫了三个粘豆包,形状到馅料,显然都不是货真价实的东北粘豆包。等菜上桌的时候,环顾餐厅的吃客:两桌老外,一桌明显是上海的潮女。

关于馆子的介绍是90年代初期创建于海南。吼吼,在海南的东北菜!细看看20多家连锁店,几乎没有一家开在长江以北,东北的连锁店嘛,用小沈阳的话比较合适:你说是有还是没有啊?当然,没有。
KFC在中国有中国营养餐,因此河南人说KFC源于河南。KFC,开封菜么!
美国有个鼎鼎大名的熊猫快餐,据说是享誉海外的中餐连锁。纯种国人,没人说那是中餐。
上海的东北菜很性格,东北得很上海。去形留韵的古为今用,在美食上,更精明的做法是去味留形。夸大的符号式的餐饮。吃什么不重要,在哪里吃。跟谁一起吃才重要。


21世纪最不缺的就是浮躁。在上海,可以吃东北菜。
菜吃也吃了,汤也喝了。嘚啵嘚啵不过瘾,还写个段子不饶人。吃饱了撑得喽。
2009年4月13日
饱食少眠、细雨后上海的早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