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的拐点论,一泻千里的降价法则都开始失灵了。全球的经济危机估计是经济学家不曾想到的。被人羡慕到仇视的地产商也从未有过地紧张。钱紧、精神也紧。
杭州一轮降价和裁员的风潮还没有平息,救市的24条发布了。细看看,力度还是蛮大的。只是力度的效果集中表现在二手房上,二手房的成交量明显见了上升。新盘看看几乎没有变化。
性价比好的新盘,销路一直不错。可惜这样的楼盘少之又少。太多的楼盘和他们的开发商跟着绵绵秋雨开始了秋愁,秋愁里面透着丝丝秋凉。
杭州,这个投资房产盛行的城市在这一轮的风暴中,寒意尤甚。太多的浙商今年很受商,投资热情到投资心情都已折损大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苦了那些专做富人生意的地产大佬,短短几个月时间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起来。
促销?那是普通人的消费,大卖场的做法。谁见过奢侈品的新品打折促销的?买的卖的都丢不起那人。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买不起最贵可以不买,但决不买打折的。至少不能让别人知道是打折的。
高档楼盘是不可能打折的,在售楼处绝对是始终如一的答复。那范儿,跟百货商场里不参加活动的大牌一样高傲。
高尚住宅亦如高级成衣,永远都不是刚性需求。电视广播天天嚷着闹着危机和破产,胆子得多大的人还敢一掷千金?地球人圈子里面看看,中国的危机最轻,中国人的信心损失最重。
高档消费品、豪华大馆子的营业额明显下滑。高级“汤耗子”都快晾成耗子干了。
匣子里教了拉动内需。地产大佬茅塞顿开:全面启动内部销售。从前热卖的时候,内部要搞脑子拿号的做法来了个镜像。员工价、退差价、可退房子……爱屋及乌,还有家属价、亲情价……领导带头摊派价……想想这些新富新贵的幸福生活实在短暂:大把收钱时没祸害干净的银子在股市上蒸发了大大半,不忍心割掉的肉又给捐了房子。眼巴巴盼着年底的红包也变成了建设中的钢筋水泥。
要是楼市的冬天之后还有倒春寒,是不是大佬们要带着兄弟姐妹肩扛手提盖纯手工别墅发给自己了呢?金融空了,信贷没了。返朴归真以物易物了,劳动力是商品。用劳动力换个大个商品--大HOUSE喽。
周六早上给老妈打电话,顺口说一个星期没花过一分钱,周六一定要出去转转了。老妈说总要花点钱给国家做点贡献啊,拉动内需了。
上街拉胯走了大半天在KFC里面喝了2杯饮料16块钱,加上往返的汽油费,也算给内需做贡献了吧。
豪华地产大佬们的冬天,因为内需销售而热血沸腾。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喜儿扎上了红头绳;烙饼卷上手指头;买火柴的小女孩点着了小火柴……
为一份坚持而感动,为一份感动而温暖。
温暖,是冬天里的渴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