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学校组织了一次数学能力竞赛,2-4年级每班选十名同学参赛,二年级段共有六十名选手,壮壮也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傍晚,壮壮告诉妈妈,得了年级段第十名,听他语气有些颓丧。知道壮壮比较好强,妈妈就赶紧找话题排解壮壮的不良情绪:“你们班几个同学获奖了?你失分在哪里?是真不知道还是粗心导致的?”
放学后,爸爸已经找来了样卷,了解了具体情况,和壮壮一起分析了失分原因,出于粗心的有1题,不会做的题目类型有2题,其余的据壮壮说自己也不太清楚了。题目有点难度,脑子有些糊涂了。不过,听壮壮讲,他们班进前十的有三人:第一、第八和第十,前两位是青少年宫奥数集训队的学员,已经学习了近两年的奥数,年级段前十中也有五人是奥数班的学员。看来,在专业集训队学员共同参与的竞赛中,壮壮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当属不易了,就安慰他:“比赛尽力了就行,能进前十名,就已经很不错了!妈妈觉得你靠自学就能获得好成绩,说明你有这个实力和潜力,要表扬你呢!”
周五,碰到壮壮的老师,聊天中谈及了奥数,徐老师建议我们可以让壮壮去奥数集训队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考取,以后在小升初时有用呢。她的儿子也在那儿学习,成绩很不错,不过学习很辛苦,练习题挺多的。
听了老师的建议,试探着问壮壮:“你有兴趣去学奥数吗?”在问他时,妈妈其实心里也挺矛盾的:一方面,自己一贯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尊重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支持他去学自己感兴趣的,比如绘画、游泳、轮滑、围棋等,不在课外参加文化课之类的补习班或提高班,不加重课业负担,壮爸也不太支持孩子去学奥数,觉得孩子学习平凡一些也没关系(这个观点与妈妈的观点相左,儿子能通过努力可以优秀的,干嘛降低要求,泼冷水呢?);另一方面也有些担心,现在虽然都在提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可是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与越办越旺的民办文化培训学校说明了什么?农村的名师、骨干教师想方设法调入城区,一些政府官员、有钱人的孩子可以随意地进入教育质量、师资队伍相对较好的城区公办名校,挤占了学区生相对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有些学习成绩较好、家境还过得去的孩子不甘就读自己所在学区的学校,就想办法去老师那儿或培训学校补课,靠自己的努力争取考入有名气的民办学校,导致一些教师在辛苦工作八小时之余还要热衷于家教,无疑加重了孩子和教师的负担,使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话。几年后,壮壮升初中了,还会是这样吗?我们就真的甘心孩子就读相对较弱的学区公办学校吗?小升初,还会考语文、奥数、外语吗?说实在的,早早地就担忧起这些,真的是很无奈。
今天,看了孙云晓老师博客中推荐的一篇文章——《王晋堂:奥数的兴起、火爆、衰微与灭亡》,心中豁然开朗。“义务教育均衡之日,就是奥数教育终结之时”,可是目前在我们这儿前景还是不容乐观的,想要让孩子能有足够的学习竞争力,彻底地摒弃奥数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妈妈还是决定尊重壮壮的意愿,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如果能在快乐中学习奥数,我们就大力支持他去参加奥数训练,如果不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很枯燥,也行,不参加奥数班,自己结合数学课程与数学老师平时的辅导自学得了。相信孩子,一切勤奋的付出都要源于对学习的热爱!
王晋堂:奥数的兴起、火爆、衰微与灭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