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惜歌者苦-----迟子建获奖感谢逝去爱人

(2008-11-04 21:22:47)
标签:

茅盾文学奖

迟子建

获奖

心灵路程

文化杂谈

不惜歌者苦---文学背负很多人的希望

  我想我们为什么而生,这不是个问题,可是有生以来,我们为谁而坚强的活着,总有个内心的理由。为了一个梦,等待一个擦肩而过的人;为了一句承诺,等待一个遥远的再也不会来到面前的爱人;为了一个个的亲人那份亲情的氛围,还是为了什么,我们必须要很好的活着。当我每天看着挂在墙上的钟表,在忙碌或者空闲里把岁月积累成为过往的日子,内心里总有那么一刻,充满伤感。今天在网上看到同学迟子建的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心里不只是高兴,更多的是酸楚。看到她站在那里感言获奖,凝视那张素面朝天的略带岁月沧桑的曾经美丽的脸,我的内心充满对岁月的恐惧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她说她感谢故乡,那里的清风、明月和那里的人们,也感谢她消逝的爱人。我想此刻她不是在作秀。感谢故乡,我想在她和曾经生活在那里的我们眼里,大兴安岭那片土地是那么厚朴,充满传奇,青山秀水有灵性,在那里清洗过的灵魂大约很美吧。还有与其说感谢她的爱人,不如说感谢岁月和她经历的青春时代的爱恋。我想那是她创作的动力,在她的内心,一定有着对以往经历的爱与不爱的故事纠缠不清的感情,更多的是对失去的美好的一切的怀恋,还有诸多的遗憾。它化做一幅幅场景,一个个永远的梦,那都是美好的,经过岁月过滤的美好的。

  我们都曾热爱文学,有过文学梦想的少年时代,那时我们自恃才华横溢,把自己的理想通过幼稚的笔描述出来,之后我们勤奋笔耕,之后我们读书求学,之后一个个结婚生子,远走他乡,走到命运安排的岗位,渐渐放弃了那时的梦想,彼此很多年没有音信,子建坚持了她的写作,偶尔还会在杂志报纸上看到她的消息。她在35岁之前没有结婚,在我们离别经年里,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可是我却能够感受到她的生活里有了很多欢乐和悲伤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大学时代的要好的同学来电话说,子建嫁给了我的好朋友杨志军的爱人,杨志军在下班买菜的路上车祸死亡,我惊呆了。杨志军是我在大学时代在文学道路上认识的一个大姐姐,她那时在一家地市级报纸做副刊编辑,那是一个多么善良有才气的女人啊,她把我当成一个小妹妹,喜欢和欣赏着我的文字,在她的副刊上常发表我的文章,散文和诗歌,我们经常通信交流文学创作和文学信息,我们成为文学的知音,她比我年长几岁,却象孩子一样充满幻想,有时又很天真浪漫,有时我们去她家里,谈文学人生,无所顾及的说笑,她的爱人黄士军高高的个子,那时在地委做秘书,他们感情非常好,还记得志军姐写过一篇全家到郊外放风筝的散文,那篇文章里散发着她的浪漫,她的幸福,她的憧憬,她称她的爱人为夫君,我还笑说她象个天真的孩子。那时候,我的还很年轻,20 出头,很羡慕她的爱情。大学毕业后我到了另一座城市,不联系好多年,没有想到,再听到她的消息时,她永远离开了这个她热爱的世界。而我的同学迟子建经人介绍却嫁了她的丈夫,那时黄已经是X县的县委书记。据说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志军大姐姐去世三年后的“五一”长假里,黄士军从他们在哈尔滨新家里返回工作地时遭遇车祸去世,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除了震惊,除了扼腕痛惜,还有对命运的叹息,我想,他们也许是太相爱了吧,却要抛弃人世的尘缘牵挂,在天国相会。而我的同学迟子建,也在短暂的三年中失去了丈夫,造化弄人,成为她的不幸,同时再次成就她文学的厚重,代价沉重,或许这就是命运。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有着许多的辛酸和牺牲,我感慨万千。

  在很年轻的时候因为关注文学,还读过她的一些作品,再后来忙这生计,忙着工作,忙得忘记今夕何夕,尘埃落定,却发现,也丢失许多曾经为之奋斗的。

  我和志军姐姐子建有着共同的故乡,不只是有清风明月还有鲜活的青春,青春的梦想。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高远天空下,翠绿山坡上,我们曾经真情地歌唱,歌唱着亲情、友谊、爱情、理想,一路寻找着,走到今天。事业各不相同,却有着美好的目标。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子建已经站在了一定的高度,我想或许这是岁月对她的刻苦努力奖赏。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一个人活着也和许多人有关系,包括逝去的,文学原来背负很多人的希望,愿有人真正读懂你。愿你为内心的理想和爱而坚强地活着,坚持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灵路程
后一篇:你是我的童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