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的板、眼以及主要板式
(2011-03-16 18:02:51)
标签:
京剧京胡杂谈 |
分类: 京剧文化 |
作者:河间
板,是强拍。眼是弱拍或次强拍。
1. 板和眼,通俗地说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比如西皮、二黄系列的“一板三眼”,——就是在一个四拍小节中(4/4),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三记“单皮”鼓(一记叫头眼,二记叫中眼,三记叫末眼)。
你可以到下面中国京剧网看看,各种知识挺全的。
2. 传统戏曲中京剧为例,京剧有二簧三眼的板式,意思是一板三眼,即一强拍,三弱拍。其中中眼就是三眼中的第二,是次强拍。这样就形成了强、弱、次强、弱的拍子节奏,也就相当于常说的4/4拍的节奏。一般二簧唱腔是板起,开始在强拍。
再如,西皮流水的板式是一板一眼,形成强弱节奏分明的2/4拍。西皮唱腔一般是眼起,也就是常说的弱拍起唱。
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音乐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一板三眼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
3. 一板三眼就是:握板一下,鼓三声也。俗称:依 大大大 。
京剧的主要板式
[西皮];在京胡上的空弦是:里弦定“6”,外弦定“3”。[西皮]板式丰富全面,包括[导板],[回龙],[慢板],[快三眼],[娃娃调],[南梆子],[散板],[摇板],[滚板],[二六],[流水],[反西皮]等。中眼起落,落音多在板上。[西皮]曲调跳跃活泼,刚劲有力,节奏紧凑,腔体明朗,轻松舒展,比较善于表现心情欢快,坚毅稳健,同时也能表现愤怒激昂,哀伤凄凉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