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禧司仪讲堂之34:再谈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核心差异

(2016-08-23 16:33:49)
标签:

荷禧礼仪

中式婚礼西式婚礼的差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核

荷禧永利

再谈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核心差异

 

 

    2014年我曾在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hehuaqingcha)发表文章《论中式婚礼与和西式婚礼最显著的区别》,今天读来觉得好多问题说的不准确,因此再谈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核心差异。

    我们讨论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差异时,首先要正本清源,确定概念。这里我们所谈的中式婚礼是指大陆港澳台之中国地区的婚礼模式,也包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周边国家的婚礼模式;西式婚礼主要指西方广信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模式。

      我们知道,东西方文明几乎在互没影响状态下,经过近万年的风雨洗礼,分别独立发育而成。东方文明热衷于探索社会伦理,其核心便是君臣父子的礼乐秩序,崇古唯上是其显著地价值取向西方文明热衷于探索自然规律,其核心便是博爱平等的精神,民主自由是其显著地价值取向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在本民族的婚礼上有着显著地不同体现。 

西式婚礼和中式婚礼的差异很多,比如拍婚纱照。婚纱本是西方婚礼的礼服,但在东方,婚纱也成为大多数中国式婚礼的礼服了。虽然当下东西方婚礼都有穿婚纱,但是拍婚纱照这个小细节却显示出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的差异。婚礼前拍婚纱照的基本都是中国式婚礼,是中国式婚礼的显著特征。西方婚礼几乎没有婚礼前拍婚纱照的。西方人普遍认为在婚日前,新郎见到新娘穿婚纱的样子是不吉利的。所以,西方基本上是婚礼当天新郎才会见到新娘子穿婚纱的样子。西方的婚纱照都是在教堂典礼以后才会拍照的。

    再比如,西式婚礼中结婚戒指和结婚蛋糕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式婚礼中这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圣品”则是可有可无的;大多数的西式婚礼礼成后的宴会都是女方安排的,在中国婚礼宴会几乎都是男方安排的。在西式婚礼中男女傧相并不要求未婚,在中式婚礼中,伴郎伴娘通常要求未婚。 

    那么,哪些是西式婚礼和中式的婚礼的核心的差异哪?就是说,有没有一些显著的标来区别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让我们能一目了然的甄别出什么是中式婚礼?什么是西式婚礼?

     就这些问题我把我自己十几年来所思所想和大家分享,期待抛砖引玉,鹄盼方家参与讨论并斧正之。

  

      我认为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至少有三大不同,其最显著的、最核心的不同是第三。

 

第一:家礼和教礼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在地点选择上有很大不同中式婚礼在宗祠(现在多在酒店)进行,主要表现祖先崇拜,敬拜祖恩,按宗族传统举行家礼;西式婚礼在教堂进行,主要表现虔敬上帝,感恩神赐,按教会规矩举行教礼。

    中式婚礼看重的是以自家宗族血脉为纵向的祖先崇拜,中式婚礼至始至终是在自家祠堂(现在多在酒店)演绎约定成俗的宗族礼仪,是家礼。所以,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成为中式婚礼的重要仪式。

西式婚礼在意的是以自家信仰宗教为唯一的横向的神灵(上帝)崇拜,西式婚礼是在教堂,演绎众人信奉的宗教礼仪。所以,西式婚礼只敬拜信仰神,看重新人彼此自愿结合,感恩神赐神佑姻缘,是教礼。

      有人说中式婚礼是人前婚礼,西式婚礼是神前婚礼。如果把逝去先人也看做“人”的话,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中国人祖先崇拜的文化基因虽然决定婚礼感恩多元化感谢天地神之恩,感谢祖先庇护之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亲朋关照之恩。但是,表现在当下婚礼中,这种多元化演绎为特别看重拜高堂的礼敬环节,这也成为当下中式婚礼重要的和必须有的仪式始终得到强调。当下婚礼中强调的拜尊亲高堂,谢父母养育之恩,这个环节充分体现的是中国祖先崇拜和长幼有序的孝亲文化。

      欧美西式婚礼的感恩指向相对唯一,婚礼中强调的是用赞美等一切形式感恩信仰神的恩典。万物归神,众生皆神的子民,感恩便是感谢神之恩典,神赐婚姻,神结合的人谁都不能分离。

 

祖先崇拜资料:

 中国人首先崇拜“宗”,而后“教”,这才是名副其实中国人的终极宗教信仰!国人对离世父辈、祖辈的祭奠属于祖先崇拜的重要形式。小到家庭在宗庙进行祭拜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大到国家,祭奠人文初祖,比如女娲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炎帝、黄帝等等。
  祖先崇拜也叫灵魂崇拜在中国,有着绵亘千载的祖先崇拜情节。祖先崇拜就是中国的根文化。祖先崇拜或敬神拜祖,是指儒(宗法性宗教)的一种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从前,中国大地上到处都是宗庙(神社),亦称祠堂,这就是祖先崇拜的场所。在宗庙内,一般都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上面有他们的名讳。神龛上通常会摆放着宗谱,记录着本宗族中已经逝去的人。另外还有宗法(也称做家法)摆放其间,这是最重要的国法的补充。这种祖先崇拜的形式在东方影响非常之广,日本、韩国、越南等现在仍保留着。祖先崇拜还包括各种祭奠形式,比如三月三、清明节、等等。上坟、扫墓均是补充形式。 

    祖先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尤为突出。在中国历史上,祖先崇拜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一种强烈信仰,也是宗族结合的精神支柱。祖先崇拜的对象主要是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第二:过程和结果

      

     如果把婚日当天新郎新娘在祖先或神以及众人的见证和祝福中所举办的婚礼看做结果的话,中国人的传统婚礼更看重达成这个结果的过程。我们的祖先对达成这个结果的过程作了详细的“六礼”的规定,对在什么时间,拿什么东西,行什么礼节都有一丝不苟的要求。这在《礼经*士昏礼》、《礼记*昏义》中都反复强调昏礼下达:“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个程序。只有认真地做完达成这个结果的六个过程,才被称为是“六礼齐备”的完美婚礼。所以,中式传统婚礼看重的是达成婚日当天婚礼结果的那个过程,并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对婚日当天应该如何举办婚礼并无很多要求。简言之,中式婚礼对新人在祠堂(或者酒店)按什么程序办婚礼并无过多标准,对当下在酒店婚礼有没有拜天地等也没有强调,但对新郎新娘是如何来到祠堂(或酒店)举办婚礼的,却有着详细规约。中式婚礼看重过程,相对而言,不在意结果。

     西式婚礼在这点上和传统的中式婚礼正好相反。西式婚礼不看重达成婚日当天婚礼的过程,更看重婚日当天在神见证赐福下的教堂典礼,并对当天教堂婚礼的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晋堂、圣事、降戒、用印、弥撒、出堂、舞会或宴会”每一程序在西式婚礼中都有相关准绳,要求新人一丝不苟的遵守。简言之,西式婚礼对新人是如何来到教堂办婚礼的并没有多少规约,但对新人在教堂按什么程序举办婚礼却有着明确的习俗惯制。西式婚礼看重婚日结果,不在意婚日前的过程。

      

 

六礼资料

    中式婚礼遵循六礼,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书的《礼记*昏义》就是中国婚仪的宗源。《礼记*昏义》篇开宗明义讲:“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古人对婚礼是“敬慎重正”的,认为它是“礼之本”,关系到“君臣有正”的国家大事,所以规定了“六礼”以规范万民的婚姻行为。从《礼经》于今日,垂垂千余年,其间婚仪虽时有改变,但都大同小异。因此

            华夏婚仪,俱出六礼;千变万化,大同小异

            同宗同源,一脉承袭;古为今用,中国婚礼

    中国之大,绵绵万里,嫁娶礼俗,不胜枚举,但同出一宗,源远流长,枝干清晰。万变不离其宗,即指“大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指“小异”。我们在此只谈“大同”,不计“小异”。当代嫁娶礼俗可说是对“六礼”的继承、演变和发展,只是称谓上已不相同。对比如下,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古代

六礼

纳 采

 

问 名

纳 吉

 

纳 徵

纳 成

请 期

告 期

亲 迎

 

 

 

 

 

 

采择采纳

男方执雁

为 礼

媒妁提亲

送礼说媒

 

行  

示  

询母亲姓氏

(古女姓男氏)问名生辰占卜吉凶

八字合婚

 

求 婚

恋 爱

引见家人

得吉卜而纳

告知女方

奠雁委禽

送定过定

乾书坤允

小  

换  

议  

订  

纳币订婚

文定成约

纳聘财礼

下聘成定

 

结婚登记

拍婚纱照

准备新房婚礼准备

男方执雁为礼

请求指定婚期

 

择吉送好

商量事

择定婚庆

婚礼策划

婿亲至女家迎新妇

成 婚

办 事

 

拜 堂

典 礼

答谢宴请

 

  

   

   

 

第三:亲迎和自达     

   

《礼经*士婚礼》开篇就是:“昏礼,下达,纳彩,用雁”。此“下达”两字把中国文化的核心精准的表达了出来。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君臣父子,秩序等级。男为阳,称上;女为阴,称下;“下达”者,向下通达,男往女通达也。中式婚礼第六礼就是亲迎,我们的祖先规定男婚女嫁必须男方前往女方家亲自迎接女方到男方家。

西方文化讲究博爱万物,众生平等,所以西式婚礼没有“下达”这种思想。欧美西式婚礼虽然也有花车巡游(教堂婚礼结束后的庆祝形式之一),但是,没有新郎或者男方委派的迎亲团到女方家进门迎亲的过程,反而有女方家派车接新郎父子和伴郎到教堂的现象。大多欧美西式婚礼,男女双方会选择按照商定各自到达男方所属教堂接受神的祝福,举行婚礼。

 

所以,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比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亲迎和自达

 

      综上,我们已经一目了然知道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之不同,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凡是亲迎新娘,选择酒店大宴宾朋,婚礼上强调拜父母的婚礼都是标准的中式婚礼!

 

 

 

刍言:

 

尊敬的编辑领导大鉴:

敬启者

此稿您若不采用,麻烦您告诉我一下;您若采用,也麻烦通知一声并邮寄一本杂志。

我的地址:电话:

肃此奉达

即请道安

                                                河南民俗学会司仪双水八刊敬白

                                                      微信:4540693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