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2年5月参加新松计划青年演员大奖赛感悟 |
http://s15/mw690/4d410336gcd45fdae5cde&690
捧回那块沉甸甸的“一等奖”奖牌之时,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历时一个多月的2012“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落下了帷幕,15个剧种、三百名青年演员一起鏖战酷暑的日子历历在目,有备战的艰苦,有难捱的伤痛,有师长亲友的温暖,有一群共同追逐梦想的同龄人。
新松虽有凌云之志,也要依赖千里沃土,三个月的参赛经历,有说不尽的感恩,感谢所有支持我梦想的老师、亲人、领导、同事、朋友,这份回忆将成为我值得一生珍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演艺生涯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
http://s10/mw690/4d410336gcd460006e489&690
记得在2012年3月12日那天,我们全团在天台演出。演出间隙,陈锦高团长找我谈话,告诉我省文化厅将于6月份举办“新松计划”全省青年演员大奖赛,让我也参加这次比赛。我第一个反应就是,陈团长是开玩笑的吧?“我一把年纪了,还要参加比赛吗?”团长却严肃地告诉我这不是玩笑,按团里规定不满35岁的青年演员都必须参加,我当然也不例外。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从个人的想法来说,打心底里我是不愿参加的,这种重大比赛作为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应该让给比我小的演员和学员们,让她们经历淬炼、磨砺,才能更好地成长,我一个“大龄”青年何必去挤占她们的机会呢?再者,比赛是需要拿出剧目的,我又该以什么剧目去比呢?是《忆十八》?还是《逼侄复试》?这些剧目已经在不少比赛中比试过好几回了,再出现的话自己也觉得没有挑战性,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大赛机会。我犹豫再三,虽然困难多多,虽然心里忐忑,但既然团长已经发令,作为演员的我没有退路,集体的荣誉也好,个人的锻炼机会也好,我都义不容辞。
确定参赛后,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挑选剧目。对参赛而言,选择剧目是很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你在比赛中的表现。这次青年演员大赛,汇集多个剧种,相比京昆婺绍等剧种,越剧在技巧展示方面没有什么优势,所以需要扬长避短,尽力发挥越剧所擅长的细腻抒情特点,以人物塑造、心理刻画为基本出发点,那么就应该选择内心戏丰富、情绪较为激烈的剧目,以便于调动各种手段展现人物心理。
94年我就喜欢上了淮剧《金龙与蜉蝣》,里面的唱腔已经倒背如流,这次正好借比赛之机,可以搬演蜉蝣这一角色,塑造一个另类的女小生版的“蜉蝣”形象。有了这个主意后,我赶紧打电话给杨小青导演、岳美缇老师和唱腔设计李燕华,征求她们的意见,杨导肯定了我的想法,并建议说;“索性就排蜉蝣三部曲,呈现一出越剧版另类的女蜉蝣;第一折受了宫刑的《刑戮》,第二折表现他八年以后变态扭曲的《互残》,第三折是最后的《认父》。刑戮、互残、认父,既是剧情的递进,又是人物情感的发展,还让观众有所期待。”岳老师、燕华姐等人也都很赞同我挑战自我、排演蜉蝣,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宛如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我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蜉蝣”之路。
3月22日,我在好友干青的陪同下,开始了上海之行,这是越剧“寻蝣”之梦的起点,这个梦由罗怀臻和梁伟平两位老师共同为我编织。那天上海下着大雨,我的心情却异常激动,怀着不安与忐忑。多蒙杨导的引荐,从未谋面的著名编剧罗怀臻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们畅谈了几个小时,他为我深刻地剖析了人物、诠释了剧情,更加深了我对蜉蝣这一人物的理解,罗老师还亲自动笔,化了两三个小时,便将全剧改编成适合越剧演出的三个折子,为我的排演打下了坚实的剧本基础。
4月24日,我再次赴上海拜访了著名的淮剧蜉蝣扮演者梁伟平老师,没想到,由此与这位我崇拜了18年的偶像,结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之缘。初次见面梁老师的平和亲切拂去了我的忐忑,老师话语不多,总是面带微笑,教戏的时候又是那么认真,当他不顾场地,亲身趴伏在地上,脸贴在地板上,一遍遍为我示范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位淮剧的领军人物在舞台上塑造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竟然这么敬业、这么一丝不苟,看着他不厌其烦的教戏,总觉得自己领悟力太低,学得太慢,不能一下子找到人物的感觉,害得老师这么辛苦……
http://s3/mw690/4d410336gcd4603dabee2&690
既然学得太慢,就得自己加练。晚上回到宾馆就继续反复练习白天学的东西。只是宾馆房间不够大,施展不开,只能去房间外面找地方,一看电梯口那片空地不错,正适合练习,就穿上褶子、高靴去了。在那里复习的时候,其实心里也很忐忑,生怕电梯门突然打开,里面的人猛然看见穿着白色大袖的褶子、踩着厚底高靴,束着长长的头发,游来荡去的我,会大叫一声、吓昏在地。
http://s5/mw690/4d410336gcd4608db0644&690
估计我就得陪着他去医院抢救了。还好还好夜晚电梯门一直悄无声息,我才放了心,静下心来练习。我趴在地上艰难起身、踢褶子、跪步、搓步,反复揣摩练习这一系列的形体动作。正当我练地起劲时,电梯口忽然闪过一个黑影,“不好,有人!”我马上起身,一拉前褶子,飞奔回房间,关上门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喘息声。
http://s4/mw690/4d410336gcd460ab402c3&690
当时已经是夜晚的22;45分,不明内情的干青莫名其妙地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我“嘘”了一声:“有人上来了,不要出声啊!”
过了大约一分钟,我侧耳听了听,外面似乎已经没有脚步声了,估莫着那人已经回房,我便开了房门,准备再去电梯口练习。不料门一打开,就见迎面站着一保安,手持电筒,身边还有大堂经理。我见这阵势,赶紧说:“不好意思,明天要汇报,我再练习一会儿就收工。” 保安一脸严肃地回答;“小姐!我看得出你是演员,可能是演话剧的。但是人家不知道你是干嘛的,半夜三更穿成这样游来游去万一把顾客吓出病来,我们是担待不起的!所以请你克服一下回房间吧!今晚就别再出来了!”我心里奇怪他们怎么会知道是我的?抬头一看,一个大大的摄像头正对着电梯口,我的天啊!原来是它出卖了我!唉,我就这样被保安毫不留情的请回了房间。这个乌龙就成为我的一个笑话到处传播了。
排练蜉蝣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一点点抠一点点体会一点点前进,每当我收获一点,便会涌起巨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我从来不觉得一圈圈圆场枯燥,不觉得反复练习一个个动作的乏味,不觉得练唱的辛苦,因为舞台是我的梦想,是我的价值,我愿意在这方舞台挥洒汗水。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在梁伟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蜉蝣初具雏形,至于是否能得到评委、专家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经受舞台实践的检验。6月6日绍兴赛区初赛,我的“蜉蝣”终于呈现在舞台上,那天的演出我其实一点也不紧张,只是想着能够把自己这一个多月来所学到的东西尽量展示,至于结果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初赛的发挥比较稳定,获得了绍兴赛区第一名的成绩,面对这个成绩,我并没有过多的惊喜,因为我明白更大的较量还在后面。
http://s1/mw690/4d410336gcd460c750530&690
初赛过后,我又听取了许多老师、朋友的建议,对《刑戮》这折戏的细节反复打磨,同时又要开始准备决赛的折子《认父》,那段时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才好。在杭州的复赛,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从全省选拔出的60位青年演员济济一堂,各展风采。我也从中学习了到很多,这样的交流机会在平时确实不多。复赛结束后我排名第五,进入到最后的决赛。按照最初的计划,决赛我应该换成《认父》这个折子,无奈复赛和决赛间隔时间太短,在两天时间里,《认父》只响排了一次,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只得还是以《刑戮》应战。
“比赛不光是展示一个团队和个人的实力,同时还能够看到了解到其他剧种的实力和特色以及演绎方式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比赛能让你多长见识吧!?喜欢这个职业你就继续努力吧!我永远都会支持你的。真正的大伞是你那棵强大的内心,此次决赛真正赢回的是你临危不惧,临场不乱,沉着应对一号头筹签的良好心理素质。”6月27日大奖赛结束后,燕华姐就发了这条信息给我。看着这条信息,决赛过程中的种种又浮现心头,或许是上苍要考验我的心理素质,让我在决赛中抽中了一号签,全部31名演员中第一个上场。正如燕华姐所说的,比赛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什么?感谢燕华姐,感谢我的师长、朋友们。
http://s4/mw690/4d410336gcd460e9c5e43&690
这次比赛我参赛折子的音乐和唱腔设计受到了许多评委专家的赞誉,这得感谢我的唱腔设计李燕华和作曲汤小东。都说作曲界有一对金童玉女,很荣幸这对金童玉女都是我艺术生涯的良师益友,每次在最重要的时刻,总会有燕华姐和小东哥在帮助着我。忘不了你们俩半夜还在为我排练对曲;忘不了燕华姐亲自为我示范蜉蝣的表演时,小手指不小心骨折;忘不了东哥放弃作业为我赶写音乐,忘不了燕华姐在赛场上亲自为我操琴;忘不了东哥写音乐到天明第二天继续来团部练乐;忘不了燕华姐知道我决赛抽到1号签时为我着急地流泪,四处打电话发动朋友们为我助阵加油,表面却若无其事笑着安慰我;忘不了比赛结束后,燕华姐那条理重情真的短信……点点滴滴都在我的眼里、心头,一个谢字怎能表达我心情之万一?没有你们,哪有越剧蜉蝣的出现;没有你们,我在艺术上就不可能成长地那么快。我离不开你们!
一个演员离不开背后剧团的支持,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呈现是无数人的心血凝结而成的。我们的陈锦高团长为了此次比赛,鞍前马后地劳碌,要安排十名青年演员剧目的排练,还要协调各方面工作,在忙碌之中还亲自摄影,为我们准备参赛说明书;阿花师姐在排练时,给了我中肯的建设性意见,阿素姐为我们所有的参赛演员张罗着后勤接待工作,阿飞姐一直陪着我们经历了比赛全过程,亲自为我的《刑戮》幕后配音,亲自为我戴头套。伟萍姐帮我穿服装,带话筒,比赛前一直给我打气助阵。鼓师燕铭多次放弃休息,加班排练,还有音响师寿南、徐建航不厌其烦的为之录音,后期制作。
http://s2/mw690/4d410336g004bcb51c441&690
乐队的同事们高温中坚守在排练厅,一遍遍不厌其烦的配乐,因为参赛时间紧张,有时甚至放弃午休;化妆师董燕为我们十名演员化妆,从早化到晚整个身体已经麻木,她制作金龙的造型时,因为团里没有苍灰色的发片,就把头套上的头发一根根的取下来,再缝到头套上,多么繁琐复杂的事!从初赛到复赛,她一直陪伴着我们,毫无怨言,默默付出。
http://s16/mw690/4d410336g7aed68d2aadf&690
我的“父亲”,扮演“金龙”的楼慧琴,为了给我配《认父》一折戏,由于排练时间紧张,不顾儿子发着高烧,放弃端午节假期,从老家上虞冒着大雨赶到团部和我在排练场上一遍遍磨合,直到跪地膝盖乌青,发肿……还有很多很多……
本次比赛,婺剧的楼胜与杨霞云夫妻俩分别夺得了冠亚军,是一对比翼齐飞的艺术伴侣。我的先生虽然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却也一直陪伴着我经历了全部比赛过程,他为我买护膝、陪我练功,早晨送我去练功房后,自己一个人拿本书在车上等我,无论多晚一直等着我、接我回家。清晨醒来的第一句话:“老婆!嗓子好点了吗?”比赛时他更是我的后勤部长,始终陪伴着我照顾着我。我们也如同楼胜夫妇一样,一起在这个赛场上经历、收获。
http://s15/mw690/4d410336gcd461a4fee0e&690
还有我的婆婆,体谅我比赛的辛苦,家务活全部包揽,还要照顾女儿叮叮,有时凌晨3点就起来为我炖上一只虫草甲鱼给我补身体。决赛前还发来短信为我打气:“张琳!《刑戮》的整段戏难度就在快板处,高潮的地方要控制好气息,紧拉慢唱从慢到快,每个咬字要清晰要让观众听清楚就完美。演出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台旁静候五分钟进入角色。祝你演出成功!”接到婆婆的信息,我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紧张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更快地投入到人物中去。
一次比赛仿佛是一次人生的历练,许多情、许多爱、许多温暖凝结其中,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有过心灵上的波动,也想到过退赛,但最终一种超越、挑战的力量支撑了我。有这片爱的沃土和浓浓的氛围。有团部的支持,有姐妹们的相互携手,艺术之花终会绽放得更加鲜艳。比赛已经结束,但是艺术征途尚远,我会继续走下去继续感受方寸舞台上的百味人生。
20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