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越女争锋》 |
分类: 舞台 |

一个青年演员,要被现代观众所熟悉和认可,需要的是机遇和展示的平台.这次越女争锋cctv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给我们新人搭建了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也是一次很好地向全国观众全面展示我们新一代越女的机会.从初赛,复赛,决赛整整两个多月的激烈比赛. 一次次的换戏.尤其在决赛中一共有四个项目,这是我在以前的比赛中从未有过的.对我的压力十分之大!
这其中的付出的艰辛和苦累,我相信每位参赛的选手心里历历在数.我对自己说:只要力学笃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问心无愧!
铧丽 我 鉴鸿
最让我感动和难忘的是一种团队的精神和那么多老师和同事们的帮助!虽然在最后的比赛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但不知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倾注了多少人对我的期望和关注!
难忘8月1日初赛,在这么炎热的夏季,不管是乐队,舞美,还有八位为我配戏的演员顶着酷暑,毫无怨言,尽心尽力!
难忘复赛前暑期,浙江京剧团的姜振宇(我的老师既是我的同学)整整半个月,天天为我排练《忆十八》。
《忆十八》— 粱山伯剧照
为我设计,编排.也是对我最"狠"的一个老师.每天排练前三十圈圆场是必须的,(以前练习快圆场最多也只有十来圈),在那么高温的天气,三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因怕褶子被汗水弄坏,我在里面又加穿了一件体恤),动作的角度不对便要挨他的打,眼神不到位就骂.排练中教的非常仔细!一丝不苟......慢慢的把我以前存在的坏毛病改善了.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京剧很多优秀的东西.
难忘汤小东和李燕华两位作曲老师,在整个比赛中,都是他俩为我设计音乐,唱腔.在休息日,火车上,演出的空隙......为我配乐,指导唱腔.浙江歌舞团的国家一级作曲王天明老师为我无偿制作音乐midi《春江花月夜》.比赛前夕吴调珍和杨丽芳两位老师对我在情感的处理和动作的设计又进一步,很深入,细化的排练..为了舞台上的一把扇子,副团长叶瑞方赶夜工帮我在两把扇子上画了八只彩蝶,师姐于伟萍用胶水把金粉一粒粒粘到彩碟上.化妆师董燕为了我们的比赛,放弃休息为我们来回奔波.七十多岁的门卫老杨不管我练到半夜几点,他都陪着我们到很晚关门上锁.团长陈锦高因为赛事和北京万里行演出同时进行,带着我们来回坐了四躺飞机.北京,上海两地跑,光飞机就花了五万多.还亲临赛场为我们鼓劲!这样的团队精神更奠定了我在舞台上的信心和力量!
老师在病房中为我排戏
在决赛前夕,尹小芳老师因身体不好住院,决赛的剧目是老师的代表作《浪子成龙.书房》.老师为我找了一间很大的病房(做为排练厅)亲自一遍遍的示范,重新为我编排,设计动作.一直到半夜十一点,老师满头大汗还精神抖擞教戏.我感动了!老师啊老师!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品质,以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我们青年一代无私的传承,我深深感到可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我不但要把优良艺术保存,延续下去,更要把您对艺术忠实钻研,坚毅的精神传承下去!
《浪子成龙.书房》_韦应剧照
诗词演唱是“越女争锋”决赛中最具创新精神的考核办法,选手必须用越剧声腔在3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整地演唱所选诗词,力求将诗词的意境美与越剧的声韵美创作起来。
在创作过程中唱腔设计老师李燕华不管是在唱腔设计,古筝弹奏,服饰的搭配为我出谋划策......把李白的这八句《将进酒》,弹、唱、在筝上敲打表演三者都非常好的切合了诗词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使得整个表演十分立体和完整。但难度大,刚逢《越女三章》日夜排练,二级演员的答辩考核.练习时间又没有,这使我很苦闷,转念一想,索性把古筝带到大剧院化妆间,趁排练空隙见缝插针.放弃睡眠的练习.刚开始边弹边唱时总是手快唱慢,很难进入状态.有时练的整个人一阵阵发热,很烦躁!但我只能静下心来,深知什么事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慢慢地磨合,渐渐地进入状态......
那一刻我站上比赛舞台,心跳在加速,内心甚是紧张.从来没上台演奏古筝,现在又是自弹自唱.我有些乱了!当我一眼看到乐池中的燕华用十分坚定的眼光看着我,一下子给我坚忍不拔的信心和力量!我站到筝前,深呼吸,一整衣襟,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伴随着最后一道低沉的"铮__"声,全场的观众顿时掌声如雷,经久不息.最后得到评委99的高分,取得了《越女争锋》金奖总分第一名。由衷的感谢燕华!
作为青年一代的演员,能够在这么好的平台中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是幸福的.奖只能代表昨天,要在名利,荣誉面前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永不满足,加强文化修养,多学习,吸收,积累其它剧种优秀的艺术.
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