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步摇冠与草原丝路

(2010-12-27 14:08:07)
标签:

席巴尔甘

黄金之丘

步摇冠

草原丝路

日韩

杂谈

分类: 闲来漫谈

http://s12/middle/4d40cc3dg985e3907608b&690

席巴尔甘黄金之丘6号墓出土的步摇冠

    1978年11月在阿富汗席巴尔甘黄金之丘6号墓出土了一顶金冠,此冠横长47,宽4厘米,两端有环。横带上装有五簇图案化的树木形步摇,每簇高约12.5厘米,除当中的一簇外,其余四簇在树梢上各对栖二鸟,且每簇树木都装有六枚六瓣形花朵,还缀满可摇动的椭圆形叶子。另在黄金之丘4号墓墓主头部出土了单独的一件步摇,高9厘米,呈枝条盘曲的树木形,它除了系有可摇动的叶子外,还在细枝上串游圆珠。

http://s3/middle/4d40cc3dg985e4002a622&690

出土时的状况
http://s7/middle/4d40cc3dg985e4681e856&690

http://s12/middle/4d40cc3dg985e41baf8ab&690

修复后的步摇冠

    此类步摇冠或步摇的发现,不仅见于黄金之丘的一例,往西,1864年顿河下游的新切尔卡斯克萨尔马泰女王墓亦有出土。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此冠由数段连接而成,已残失一部分,但冠的上缘仍存有两树枝柯扶疏的金树,所缀金叶均能摇动。冠正面的金树两旁对立二鹿,侧面金树两旁各有一只面向前方的盘角羊,后面还跟着两只禽鸟,这一部分带有浓厚的萨尔马泰艺术作风。但冠体装饰则大异其趣,那里镶嵌有紫水晶、珍珠以及柘榴石雕琢的女神像,呈现一派希腊艺术特色。

http://s11/middle/4d40cc3dg985e511c356a&690

http://s11/middle/4d40cc3dg985e51b45f7a&690

新切尔卡斯克萨尔马泰女王墓出土步摇冠

    往东,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即出土有金步摇两套共四件,其中一套的基座为马面形,另一套为牛面形,均嵌料珠。它们都从基座上伸出分叉的枝条,看起来像是鹿角,与底部的动物面形颇协调。枝上也系有金叶:牛面的14片,马面的9片。另,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村窖藏亦出土有两件金步摇冠,现为内蒙古博物馆珍藏。它们的时代为北朝,冠分两种形状:其一作鹿首状,头部边缘饰鱼籽纹,内作连弧纹装饰。在鹿首之面部及双耳镶嵌红、白石料,现已部分脱落。耳作桂叶形,鹿角似盘曲多枝的连理扶桑,每个枝梢上环穿桃形金叶一片,共十四片。其二作马头状,头额部原镶嵌料石,现已脱落,眉梢上端另加一对圆圈纹,所有花纹和脸框周围饰鱼籽纹。面部嵌白、淡蓝色料石。竖耳,耳朵作尖桃形,内嵌白色料石。角作三枝并列向上,分又处嵌桃形白、绿色料石。枝梢环穿桃形叶片。这两件金步摇工艺精湛,外观华丽,据考为鲜卑人所有。

http://s9/middle/4d40cc3dg985e577a92d8&690

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村窖藏鹿首步摇

    关于步摇,还有一则鲜卑慕容氏一族名与之相关的传说。“初,鲜卑莫护胈始自塞外入居辽西棘城之北,号曰慕容部。”《晋书·慕容廆载记》载:“莫护胈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胈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或云:慕二仪之德,容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按此记载则可知鲜卑慕容氏因步摇冠得名。又或以慕容为鲜卑官职,慕容一职平时主管畜牧生产,战时则负责辅助性战斗以及军情刺探等职责,慕容氏乃是以官职得名。那么,因为步摇冠或是官职得名是否矛盾呢?少数民族其早期建职设官多取自显见的装饰或动物(动物也是装饰,步摇冠上的装饰也多有动物)。如扶余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等官职,高句丽有相加、古雏加等官职,殆其遗意。鲜卑慕容一职或即因其官长头戴步摇而来,而步摇冠初则非唯女子所戴。

    再往东,步摇冠还传入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此类冠在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墓葬中屡有发现,如5世纪的皇南大冢北坟、瑞凤冢、金冠冢,6世纪的天马冢、武宁王陵等大墓均出过金质步摇冠。这些冠上正面居中的树木,枝柯多呈直角对称状,被称为“出”字形金冠。其上除系有可摇动的叶片外,还往往饰有带本地特色的勾玉,并在冠的两侧挂有垂饰。日本群马县山王金冠冢、橿原市新泽千冢古坟群126号坟、藤之木古坟、三味冢等墓葬中亦曾有步摇冠的出土。

http://s7/middle/4d40cc3dg985e63142416&690


http://s10/middle/4d40cc3dg985e655aa3d9&690
新罗瑞风冢出土步摇冠


    孙机先生认为,东汉成套的步摇则可能接受过大月氏的影响。步摇装饰起源于西方,步摇冠约在公元前后正式形成,然后向东传播,横跨欧亚大陆经我国进入日本,流行日本时间达600余年。同时孙机先生也指出,步摇和步摇冠在我国之作为妇女首饰,而魏晋南北朝时的北方少数民族统治地区及朝鲜日本戴步摇冠还包括男性(详见孙机先生《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一文,收入《中国圣火》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诺因乌拉墓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