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朝鲜冕服研究——以《国朝五礼仪》为中心

标签:
明代朝鲜冕服国朝五礼仪杂谈 |
分类: 屏藩朝鲜 |
——以《国朝五礼仪》为中心
内容提要:《国朝五礼仪》为李朝一代典制,奠定了李朝后世的礼制规范。其中载录了两套明代赐给冕服,并绘有各构件的插图,为李朝冕服制作的图样。因此这两套图对考察明代李氏一朝的冕服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又因这两套冕服为明朝所赐,真实记录了明朝所赐冕服的实际状况,对明代的冕服研究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而显得弥足珍贵。本文对《国朝五礼仪》中两套冕服进行了考察,指出其在相当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明制,但同时也与明制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明代 朝鲜 冕服 国朝五礼仪
一、实录中有关两套冕服的记载
明永乐元年钦赐九章冕服:
国王冠服一副:香皂皱纱九旒平天冠一顶,内玄色素纻丝表、大红素纻丝里,平天冠板一片、玉桁一根。五色珊瑚玉旒珠并胆珠共一百六十六颗,内红三十六颗、白三十六颗、苍三十六颗、黄三十六颗、黑一十八颗、青白胆珠四颗。金事件一副共八十个件。内金簪一枝、金葵花大小六个、金池大小二个、金钉并蚂蝗搭钉五十八个、金条一十三条。大红熟丝线条一副、大红素线罗旒珠袋二个。九章绢地纱衮服一套。内深青妆花衮服一件、白素中单一件【深青妆花黻领沿边全】。纁色妆花前后裳一件、纁色妆花蔽膝一件【上带玉钩五色线条全】。纁色妆花锦绶一件、纁色妆花佩带一副【上带金钩玉玎珰全】。红白大带一条【青熟丝线组条全】。玉圭一枝【大红素纻丝夹圭袋全】。大红纻丝舃一双【上带素丝线条青熟丝线结底。】
明景泰元年钦赐七章冕服:
王世子冕服一副:八旒香皂皱纱平天冠一顶【玉珩、旒珠、金事件、线条全】。七章绢地纱衮服一套,计七件(条、副):深青妆花衮服一件、白素中单一件、纁色妆花前后裳一件、纁色妆花蔽膝一件【玉钩、线条全】、纁色妆花锦绶一件、纁色妆花佩带一副【金钩、玉珩璠全】、红白素大带一条【线青组条全】。玉圭一枝【袋全】。大红素纻丝舃一双【襪全】。大红平罗销金云龙夹包袱三条。
李朝实录中的这两段文字,真实记录了明代赐给冕服的实际情况,为《国朝五礼仪》中两套冕服的初始记载,且较《国朝五礼仪》中的记载更为详细。
二、两套冕服构件之考察
圭
冕
1、前圆后方
2、玄表朱里
3、前俛后仰
4、金饰金簪
5、旒珠颜色
6、黈纩充耳
7、玉衡颜色
衣
裳
大带
中单
佩
绶
方心曲领
蔽膝
襪舃
三、结论
图版(暂略)
插图(暂略)
注释(暂略)
参考文献
申叔舟等编:《国朝五礼仪》,奎章阁藏本。
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别集第十三卷,政教典故,冠服
掌礼院编:《大韩礼典》,写本,光武元年。
申时行等编:《大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
《大明集礼》,朝鲜刊本,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王圻:《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张廷玉等编:《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定陵》,文物出版社,1990年。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定陵出土文物图典》,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梁庄王墓》,文物出版社,2008年。
江西省博物馆、南城县博物馆、新建县博物馆、南昌市博物馆:《江西明代藩王墓》,文物出版社,2010。
《苏州吴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六期。
《发掘明朱檀墓纪实》,载《文物》1972年第五期。
《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载《文物》1982年第八期。
《南昌明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二期。
《两篇明墓的发掘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6期
《成都凤凰山明墓发掘简报》,载《考古》期刊1978年第五期。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孙
王宇清:《冕服服章之研究》(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历史文物丛书第一辑, 1966年。
骆崇骐:《中国历代鞋履研究与鉴赏》,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韩)崔圭顺:《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韩)金明淑:《朝鲜时代王世子冕服》,韩国服饰学会《服饰》,1992年。
(韩)金明淑:《<朝鲜时代冕服考察>——国葬都监仪轨服玩图说为主》,韩国服饰学会《服饰》,1983年。
(韩)金明淑:《韩国与中国衮冕制度和实际》,韩国服饰学会《服饰》,1997年。
http://s10/middle/4d40cc3dg86142d49def9&690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国朝五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