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2009-10-17 20:39:27)
标签:
《白毛女》大款老人黄世仁婚姻选择情感 |
分类: 杂文-散文 |
抛开时代背景谈“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没有任何意义
昨日在新浪上看到这样一则文章,说:《文艺报》资深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相关话题。熊元义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近来在年轻人中流行;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膜拜。现场,“90后”女生小谢站起来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同时也看了几篇讨论性的文章,跟贴留评者甚众。这样一个看似浅显的话题既然能引起如此众人热议,看来还真不能简单的一棒子打死或是同情支持。
本人认为,讨论“白毛女应不应该嫁给黄世仁?”首先要从时代的不同来分析,抛开七十年的时间跨度单纯就事论事是不负责任的。今天参加讨论的人中,有很多对《白毛女》都不了解或是只是了解点皮毛,就大言不惭的枉谈该与不该,只是一种浅薄的表见。
《白毛女》是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加工改编而成的。曾先后改编成歌剧、电影故事片、京剧、芭蕾舞剧。《白毛女》所表现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曾经唤起无数人的心理共鸣。
看了一些关于“白毛女应不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讨论后,我也把这种争论与一个身边的长辈作了交流。老人听了以后,半响没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激烈反响。我理解一个老人一个传统观念很重的老人此时内心的愤怒。老人感慨了几句:一是“时代真的变了,现在人们心中只认钱了”;二是“既然讨论应该不应该嫁,那么什么是应该呢?应该就是说嫁过去幸福吧?难道有人会认为白毛女嫁给黄世仁会幸福么?既然不幸福,那为什么说是应该呢?”;三是“不能简单的把黄世仁等同于现在社会上的大款,不只是时代不同,他们从本质上也有着根本的区别”我认为老人的几句话一语中的,正中要害。
我不想批评现在女青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嫁大款,但是说当年的“白毛女”就应该屈辱地嫁给地主恶霸“黄世仁”,这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这是对历史正义和根本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颠覆。社会的进步,不能完全摒弃中国人的一些根本道德观,一些基本的道德观是与时俱进并应永远存在并被提倡和遵守的。
我不想嘲笑那些脱离“白毛女”的时代背景来谈她是否应该嫁给“黄世仁”者的无知,只是想提醒那些认为“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一种个人的选择,是自由的现代婚恋观的进步者,“自由和尊严”永远应该是婚姻选择最主要的因素。
别再争论“白毛女应不应该嫁给黄世仁”了,真的,太伤害国人感情了,除非你只是想揭短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