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4:《清风楼记》·明代·陈音

标签:
历史历史文化邢台 |
分类: 牛城夜话 |
邢台古文4:
《清风楼记》
明朝
陈音
顺德郡在北都畿内,墉壑四周,中为郡治。成化丁亥,京山黎公光亨来守是郡,操介敷平。越明年,政通民阜,乃诹于郡丞刘公恕、郡倅毛公济、李公观、司理樊公震,发公帑之赢,鸠工伐木,作郭门郡治之东南,上为巍楼,扁曰“清风楼”。
政暇集客登其上,四牖洞辟,徘徊远眺。客曰:“是楼也,高凌霄汉,俯绝尘埃,远近川泽之胜,举在指盼间,维时淑气方熙,群翎奏巧,嘉禾葱郁,远山如黛,画景舒长,云踪出岫,槐柳垂阴,芰荷歆馥,玉露方浓,银蟾万里,鹰鹜高飞,水天一色,疑寒冱冻,竹松晚翠,积雪未消,列峰堆玉,四时万景,纷翠毕陈,曷不一取以题子之楼,而独以清风名?”
公曰:“风之来也,凭高者先得,有伉斯楼,凉飙四集,爽我襟裾,驱此炎烈,有耳者,孰不闻声;有形者,孰不夷怿,此吾所以有取于风乎。”
客曰:“吾子抱济物之志,非流连风月如庾亮者,岂羡风于斯楼。夫有声之风足以袭人之外;无声之风足以感人之中。周公告君陈曰:‘尔唯风’。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德之为风,入人也,深矣’。昔杨震、胡质、包拯、赵忭、李及诸贤以廉为吏,脱然不污,至今千百载之下想其清节,犹使人兴起踊跃,如盛暑而御凉风也,今子之为郡,固扃私门,苞苴无路,污政溷淆,清风涤之。猛政酷烈,清风凉之。下吏承风,黔首戴德。有歌曰:三冬皓雪兮,我公之室;三春膏雨兮,我公之泽;君子之风兮,小人是则。故子以清风名楼,使后之人将指斯楼为伯夷之居,亦将慨慕清风而兴起,有如今视昔者乎。”
公曰:“皇风清穆,来自帝侧;我先宣之,播于八极;后于吏者,永如今日;保我皇图,巩如磬石;垂如亿年,吾愿始毕。”
客揖而退。
余友黄廷经时为郡博,闻公与客之言,三复叹绝,述以示余,余用缉厥辞以为《清风楼记》。
清风楼
清风楼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北端,原顺德府衙南。据《顺德府志》记载,清风楼“建自唐、宋”,元碑记载,元代时清风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冰城。后因战乱等故被毁坏。明朝宪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顺德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资重新修建。重建后的清风楼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结构,楼高7丈余,下面砖石筑台,上面斗拱飞檐,气宇轩昂,庄严雄伟。清风楼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邢台市的城市原点所在,郡楼远眺自古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前一篇:邢台省保文物20一南宫宋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