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2015-02-14 16:35:18)
标签:

人文/历史

顺德府

文化

邢台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说起
宁晋县被省直管了,贴吧发帖人言之凿凿,据说得自官方内部消息,一时间消息不胫而走,总结来看主要就是:
迁安,宁晋,涿州,怀来,平泉,任丘,景县,魏县被确立为第二批省直管县(市)试点。

河北乃至中国的行政区划近代从清末民国时期开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省辖州府,州府辖县,第二阶段民国初撤府设县,各县直隶于省,第三阶段民国中期则是设行政督察区,名义上为省辖县,但都督们是驻在各区的,到建国初期,采用的是专区地区建制,省辖专区(地区),专区辖县,省也辖市(省辖市),而地区也辖市(地辖市),第四阶段,也就是90年代地市合并后,地级市归省辖,地级市辖县,后来衍生出县级市,县级市由地级市代管,后来有人说这不符合宪法,宪法规定是省辖县,后来也有人说地级市吸血辖县,阻碍经济发展,而地级市也妨碍了省对县的直接的指手画脚式的管理,所以一时间地级市成为上下级所针对的对象,这也是省直管县被频频提起的原因之一。

其实就我个人看法来看,近代到建国后的行政区划就是个折腾,从隋唐开始的道-州-县行政体制,到元代的省府县行政体制,可以说四级行政管理体制已经稳定运行了1300多年,当初从秦朝到隋朝的郡县制被改成了道(路)-州(府)-县制是历史的进化和必然,说明三级行政体制已经不适合社会运行,然而到了近代民国初期,直接裁府留县,各县直辖于省,但是不久又不得不划分为行政督察区管理,这是名义上的三级体制,实际上还是四级管理体制,这是一个折腾,到建国后58年到61年的合并县合并地区又是个折腾,80年代设置县级市就是混乱市制的开始,90年代地市合并可以说是回归了四级管理体制,现代又要省管县,这是又一轮折腾的开始,称所谓不折腾不舒服斯基,省管县因为目的不纯,并且也不适合中国全面的国情,操作过程就是个省市的博弈,所以即使由于政策倾斜能造出一批发达县,但终究还是会走进死胡同的,不具有全面推广的可能,而现在烜赫一时的所谓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较大的市,地级市、省辖市、县级市、镇级市、村级市等等,不一而足,其实都是对市设市制度的胡来、胡闹、瞎折腾,充分体现了我国城市制度的混乱性和随意性。

在我看来中国最好的行政体制还是四级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清中期开始的中央权力下放是造成地方割据、封疆大吏和地方腐败的诞生,所以最重要的办法还是“虚省缩市实县,加强民主集权”。具体来说:
虚省
古代的州、省、道、路都是一个监察监督机构,是代表中央监督地方的,只是监督监察,以及解决地方不能解决的事,根本不想现在的省政府就是个地方诸侯、土皇帝,省还可以和中央讨价还价,各地所有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得按省的政策执行,现在省要回归中央派出机构的本分,省代表的是中央,代表的是中央政策在下面执行的监督,各省不得另立政策。
缩市
缩市主要是市区要缩小,要建设狭域市,而不是现在市郊不分的广域市,人家巴黎也不过一百多平方公里,纽约也才多大一点,但是你在外国的城市市区内绝对不会找到广大的农村,人家的市区都是建成区,地级市主要是管理权限,地级市要有执行中央政策的完全权利,省是监督地级市的执行中央政策合规与否,不是规划地级市的工作,市辖县如同古代州府辖县,天经地义,但是要注意的是究竟管辖几个县合适,以及地级市不能光发展市区本级,最好是不设市区或者是只设狭域市,不能像现在这样市区动辄几千平方公里,市乡不分,你那几千平方公里的市区,建成区才几十平方公里,扯什么城市啊,分明大部门都是乡村嘛,中国古代规定都城多少里,府城多少里,县城多少里,都不能超过定制,这是很科学的。城市建设还是应该回归各县自己,地级政府只是一个驻地,可以适当的搞一定数量的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不宜搞吸血似地的大建,够地级政府用地就行,其他的城市建设回归各县,大力发展中小城镇。

所谓民主集权,看似矛盾,其实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中国民主不民主,集权不集权,民主是世界趋势,中国是民主在执行起来弊端多多,民主集中制未尝不可,关键是执行环节不严谨,一是能参与进来的人代表性不强,以中国各级两会为例,能当代表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各级地方官员和商人、军人、知识分子,真正占人口多数的工人、农民有几个代表能参政议政?别说他们文化低,没有素质,难道他们连自己需要什么,怎么是好是坏都不知道吗?二是会议表决流于形式,只知举手同意,不敢表达真实意见的比比皆是,所以才有人大是举手的,政协是拍手的之说。中央集权是中国两千年来的王道,这个集权就是权力的分配权是在中央,不在地方,但是现在不是,在古代一个七品知县及以上所有级别的官员都是中央吏部直接任命,贵为一方土皇帝封疆大吏的知府、总督都没有直接任命一个县官的权限,也没有撤职官员的权限,除非有尚方天子宝剑,一个七品芝麻县官,就算你知府总督再看不惯,就算我再不执行你知府总督的命令,你都没法撤职我,所以古代多有清官敢以抗命,当然也不是说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没有制约权,可以通过向吏部反馈及向皇帝上奏折的方式办了你。但是我们现在则不同,一个县长,市长就可任命,当然名义上还是民主选举,但是怎么回事谁不知道,一个市长,省长和书记就可以任命,我的官帽子握在上级手里,而不是中央手里,当然会造成腐败了。所以地方官员任命权的确需要回归中央,哪怕名义上回归,都可以制约地方的权利腐败,并且可以出一些清官,我不听上级的瞎指挥,你上级没权利撤我,你上级官员只可以对我下级官员安排工作、考核和监督,而我的官位都由中央说了算,你只是我的上级,不是给我官帽子的人,我们都是给国家打工的,这就有意思的多。

话扯多了,难免有不合理的地方,还是说回宁晋吧,关于宁晋直管,有2个建议:
1、建议宁晋升格为市,宁晋市
2、建议大曹庄管理区划归宁晋。

长远一点的建议
将高邑划归宁晋代管或者并入宁晋。

升格为市嘛,不用说,大曹庄管理区源自农场遗留问题,本是宁晋县一部分,现在只是行政管辖权在邢台市,但是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说,还是回归宁晋县的好。有利于区域分工合作和定位。

高邑嘛,县小,人少,但是有铁路和高铁站,这是宁晋所没有的,优势互补吧。


宁晋直管,邢台变化几多
如果宁晋完全直管,脱离邢台,那么新邢台市面积人口和区划都会改变为:
面积11349平方公里
人口646万
辖2市2区14县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宁晋若完全直管,邢台分为邢东和邢西两部分更加明显,所谓东八县,西八县,邢东1市7县,邢西1市7县,很是均衡,
邢西
沙河市,南和县,邢台县,任县,隆尧县,内丘县,临城县,柏乡县
邢东
南宫市,清河县,新河县,巨鹿县,平乡县,广宗县,临西县,威县

目前来看邢西地区,由于邢台市一城五星的发展带动起来问题不大,但是邢东地区就是战国群雄了,还没有一个耀眼的中心城市,南宫优势不小,面积大,人口多,交通不错,还是革命老区,应当重视,威县同样潜力不小,已进入邢台第二梯队,并且是试点改革县,清河经济不错,人均和GDP都是前列,也有铁路优势,不过人口和面积稍差,这三个县市算是发展不错的,当然如果要立一个邢东地区的副中心,却不容易了,不过鉴于清河的优势,如果真有第三批省管县,我倒是建议清河直管。

前几年清河、宁晋最不服邢台,尽管邢台定位他们为副中心,仍嚷着要改市,要脱离邢台,尤其宁晋,无论官方民间,一致认为自己是石家庄的,自己应该跟着石家庄走,不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或者是出于怕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考虑,人有二心,不得不防吧,邢台对于宁晋、清河的独立倾向是有后手的,这从交通建设上可以看出来,没办法,邢台毕竟是辖2市2区15县的地区,不能因为将来某一县的行政区划变动而打乱自己的全盘大局,套句话说就是邢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就是布局,我们来看,邢台和这2个副中心城市之间没有高速联通,邢台境内三大高速干线京港澳、邢衡、邢临高速没有经过宁晋和清河的,至于青银高速那对邢台大局无关紧要,当初很多人质疑邢临高速为啥过临西不过清河,现在看来,如果清河被直管了,那么我们的临西怎么办?岂不是把我们的高速网打乱了吗?但是清河没被直管也没问题,我们规划了连接线,这是后手,如果能确定清河不会被挖走,恐怕这段连接线早就建成了吧。我们的邢衡高速过南宫新河,本来我还以为可能只过任县、巨鹿、南宫,但是结果是隆尧、新河都经过,我想这就是平衡照顾,我们是一个集体,所以每个县都要过,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在宁晋没有被省管前,邢台的发展布局还真是不好办,毕竟要照顾到宁晋这个经济发达县吧,但是现在宁晋直管了,发展线路图突然清晰起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OK,邢台全域一体化战略思路,包括产业布局、农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三大战略的OK型发展思路浮出了水面,愈发清晰起来,就如珍珑棋局一般,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来看这幅OK图,O是一城五星城市圈,这里应该是邢台建设大城市,建设都市圈的集中地带,K是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和邢临高速,这三条线是邢台都市区辐射的延伸线,也是邢台市进出外省市的通道,也是邢台市K字形城镇带、产业带、交通带和农业带,当然一城五星都市圈也是这个K字的关键一部分。可以说就城镇建设开说,邢西建城镇圈,邢东建城镇带,
京港澳高速带串起了临城、柏乡、内丘、邢台、沙河以及隆尧西部,
形成太行山前工业带和太行山旅游带,包括建材、资源、煤化工、汽车、玻璃

邢临高速带串起了邢台、南和、平乡、广宗、威县、清河、临西7县
串联了板材、自行车、羊绒、轴承等产业聚集区

邢衡高速带串起了任县、隆尧、巨鹿、南宫、新河、内丘6县
串联了邢湾、今麦郎等滏阳经济区和南宫新河经济区,包括机械、农产品加工、食品等产业

未来邢台工业产业布局以这三条线附近左右为主要地区,未来邢台城镇建设布局也以此线路形成一城五星城市圈和K字形城镇带,其中新河、南宫是邢衡城镇带的桥头堡,对接衡水以致黄骅沿海,清河临西是邢临带的桥头堡,对接山东临清以致济南、青岛,临城柏乡是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的桥头堡,对接石家庄以致北京,沙河是向南对接邯郸以致郑州中原的桥头堡,当然未来还有邢汾邢和路线,那是对接山西的能源输血通道,将来形成的大字型高速路线,北连北京中南海,南连中原黄河,东北连渤海,东南通黄海,西部连山西煤海,可谓黄河以北,四海通达。大广高速和京九铁路可以看做是连接北京的京广线的补充和副线。在未来发展中,邢台东北部的南宫和东南部的威县、清河作为邢台次一级的交通枢纽,以及邢台连接京津的副线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从目前来看,省直管县都是从各市边缘开始挖,未来几批想也如此,但无论怎么挖,邢台这个已经形成的路线布局图都不用变,即便将来新河南宫,或者清河临西,或者临城柏乡都被直管了,邢台的这个线路布局图仍然这样不用改变,可以假设一下未来的情况。

这张图是假设下一批清河县被省直管了,则此时的邢台市辖2市13县,面积10848平方公里,人口608万。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这张图假设南宫新河临西被省管,此时的邢台市
辖1市11县,面积9086平方公里,人口509万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这张图假设威县也被省直管了,此时的邢台市辖1市10县,面积8092平方公里,人口453万,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下面这张图辖域相当于古代的邢州顺德府了
假设临城柏乡也被省管,新邢台市辖1市9县,面积7027平方公里,人口414万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这是一城五星的了
辖5县市,此时的邢台市面积5026平方公里,人口261万
从宁晋县被省直管来看邢台市的发展布局
让我们拭目以待,邢台各县被省管县后,行政区划图如何变迁以及省管县的闹剧究竟会在哪一步走入死胡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