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征求意见稿)

标签:
房产旅游人文/历史文化杂谈 |
《南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征求意见稿)
为了推进南和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同时根据省政府全面推进县城建设等相关要求,县政府组织编制了《南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可行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七条、《河北省县(市)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的规定,现将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专家及公众意见。公示起止日期为2014年5月28日至2014年6月28日。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地点或者网站查询相关规划内容,可通过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反馈意见或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在提出反馈意见或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公示地点:南和县城市规划展览馆
公示网址:http://www.nhxzf.gov.cn/(南和县政府网站)
通讯地址: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南和分局(请在信封上注明“规划公示意见”),邮编:054400
联系人:苏建雷
联系电话:0319-4561512
电子信箱:nhxghjghk@126.com
公示时间:2014年5月28日-2014年6月28日
《南和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主要内容
(一)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规划基期为2012年,近期为2013~2017年,中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为南和县行政辖区,总面积405平方公里。
(三)规划层次:分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
坚持融入京津、对接中原、借助邢台市“一城五星”一体化发展机遇,整体实现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战略转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着力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永续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打造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把南和建设成“和谐幸福、生态宜居、活力迸发、魅力十足”的文化之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明星城市。
三、县域空间总体布局规划主要内容
(一)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县域总人口:现状36.2万人,规划2017年41万人,2020年46万人,2030年62万人。
城镇化水平:现状城镇人口13.4万人,城镇化率37%;规划2017年城镇人口19万人,城镇化率46%;2020年城镇人口24.5万人,城镇化率52%,2030年城镇人口43.5万人,城镇化率70%。
(二)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1、城镇空间结构
遵循“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重点强化、生态营造、文化彰显”五大策略,打造”水、城、田、村、林“五位一体、城乡和谐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构建“西城东郊、两带三区一点”城镇空间格局。
“西城东郊”:南澧河-规划赞南公路以西区域,为城镇和园区聚集发展区,促进与邢台市中心城区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南澧河-规划赞南公路以南、东区域,以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为主。
“两带三区一点”:两带指顺水河、南澧河两条生态廊带;三区指县城、邯黄物流园区、邢东工业园区;一点指郝桥中心镇。
2、城乡等级体系
至2030年,规划构建“中心城市—园区—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等级体系。形成县城、2个园区(邢东工业园区、物流工业园区)、1个中心镇(郝桥镇)、12个中心村、33个基层村的发展格局。
(三)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1、产业发展目标
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和大区域联动为产业发展战略,将南和打造成为河北省先进的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
2、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核三区”的产业空间整体格局,“一核”指中心城区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三区”指西北部的商贸文化旅游区、西南部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城乡综合交通
规划构建
五、城乡空间管制
综合生态适宜性、工程地质、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规划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城市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包括行洪河道管制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一级保护区、城镇地下水源地核心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区域。禁止建设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行为。
限制建设区是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城市安全保障的关键区域,包括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二级保护区和河渠、蓄滞洪区、城镇地下水源井二级保护区、区域生态防护绿地、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资源保护区、规划搬迁的村庄原址、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一般农林用地和战略留白区等区域。限制建设区应严格控制、科学引导开发建设行为。
适宜建设区为县域内除禁建区、限建区以外的,适宜建设活动的区域。区内应以规划为先导,引导和控制不同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规划确定用于开发建设的区域,应以节约利用土地为原则,采取集约化、规模化的开发模式。
(一)城市定位
1、城市性质:邢台市的卫星城,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宜居文化名城。
2、城市职能:观音文化游览中心;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邢襄文化展示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二)人口与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近期2017年为16万人,中期2020年20万人,远期2030年为30万人。
2、用地规模:2017年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19平方公里;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5平方米/人,总建设用地控制在23平方公里;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0平方米/人控制,总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
(三)发展方向
主要向西、向北发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南发展。
(四)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北至邢清公路,南至邢临高速公路与南澧河西堤,西至县界,东至东外环路。
(五)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四心,三轴两区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核”沿兴业路(光明大街——新兴东大街)形成的文体行政教育中心;
“四心”指商业中心(宋璟大街与富强路西北)、老城综合中心(和阳大街与市场街交汇处)、商贸旅游服务中心(新兴东大街与津韩路交汇处)、生态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新兴东大街与富强路西北);
(六)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十一横九纵”
(七)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两水生五环、六带连三园、七轴串玉珠”的绿地结构。
“两水生五环“,指以顺水河、南澧河为脉,结合现状河渠形成五个绿化水环;
“六带连三园”指沿中兴大街、百泉大道、邢临高速、环城公路、兴业路、迎宾道形成生态绿化带,连接顺水河生态公园、文和公园、林和公园三个郊野公园
“七轴串玉珠”指沿体育大街、宋璟大街、广场西路、富强路、津韩路、新兴东大街、韩东路、振兴路形成七条绿化主轴,串联各级公园绿地。
2、公共绿地布局
规划保留现状和阳公园、水上公园、南湖公园等公园;结合城市次级中心增设市级公园。沿城市水系两侧根据城市设计要求建设绿化带,营造优美的城市滨河景观。
(八)景观风貌规划
规划形成“三廊、五核、七轴、四区”的景观结构
“三廊”指沿水系形成的滨水绿廊、沿环路形成的生态绿廊和放射型景观视廊;
“五核”指行政文体教育景观风貌区、现代商贸中心景观风貌区、古城记忆景观风貌区、商贸旅游服务中心景观风貌区、文化旅游中心景观风貌区5个核心景观区;
“七轴”指津韩路、兴业路、富强路、新兴东大街、百泉大道、体育大街、宋璟大街七条景观轴线;
“四区”指生态景观风貌区、老城综合风貌区、工业风貌区、现代居住风貌区四个特色风貌区。
附图: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