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县城镇发展概况
(2014-02-22 00:07:25)
标签:
邢台南和发展 |
南和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定位是吸纳邢石,融入京津,对接中原,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生态新城,构筑大交通、大生态、大市场、大旅游新格局。对外:实施产业对接、错位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小时经济圈”。以现有装备制造、玻璃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板材产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和文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及物流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为蓝图,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为依托,吸纳邢石,对接大中原,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错位发展,融入冀中南、中原“一小时经济圈”。对内: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强力构筑“十公里经济圈”。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在县城大外环(东环即东南张战备路、南环即西宋至东南张道路、西环即三河路、北环即中兴东大街)直径约十公里范围内,纵横延伸干线支路,拉大城市框架,着力构筑“一核三区六园十中心”发展格局,对接邢台、沙河,辐射周边县市,打造“十公里经济圈”。
具体布局为:一核三区六园十中心。
“一核”即县城区,在现有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制造概念,北拓、东扩,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高标准规划,大手笔运作,建设精品,争创“国家级四城”: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文明城、国家级平安城,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区。
“三区”即西北部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示范区,依托中兴东大街和兴业路,高标准建设顺水河新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及文化等第三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特色产业;西南部打造现代经济开发区,依托城西园区现有工业基础,继续招大引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新型建材工业园玻璃及其深加工产业基础,积极与县外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合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第二产业;依托邢黄铁路编组站,建设物流保税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举全县之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东部打造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在东部郝桥、三召、闫里蔬菜、苗木产业初具规模基础上,继续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每年绿化种植数和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做精做特规模高效第一产业。
“六园”即六大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服务产业园、邢襄文化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十中心”即:金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电子信息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体育健身中心、会展中心、观音文化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生态农业观光中心、商业综合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