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到医院体检与护理,很有必要。
图为海南省人民医院理疗科大夫冯振雄(悠然摄)

英年早逝与“亚健康”症状
——写在“清明节”前对生命的思考
据介绍,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的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为: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并指出:“亚健康”是人们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又称“第三状态”,它是当前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那么,我们为何会患“亚健康”呢?
忆往昔,虽说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的时尚与优越,但工作与生活给予我们的压力,僧多粥少,你争我强;人人争强,个个好胜;环境污染,体质下降;跨越极限,透支健康;饮食不当,体质下降;心态不好,调整无方;孤家寡人,无援无助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并抑制我们健康的直接原因。
如果我们身心总是长期处于紧张,并缺少应有的休息与锻炼,我们就会因过度疲劳,积劳成疾,致使生活质量退色。当疾病终于有一天提前击垮我们的康体时——我们不禁仰天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然而,英年早逝现象实乃令人扼腕,发人深思!
镜头一:荣获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于2008年3月25日的不久前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年仅45年短暂而精彩的一生。
镜头二: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海南师范大学教授郭力华,于2007年8月7日海口病逝时,也年仅44岁。
镜头三:而13年前人们喜欢的歌皇邓丽君离开我们时,才42岁啊。
......
于是我们发现,英年早逝者中不仅有教育界、文化界、文艺界、新闻界人士,还有警察、党政机关等人员。从许多报道及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来看,我们又发现,中年早逝的年龄不仅存在“49岁现象”,而且还在逐渐偏小。
人啊,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健康、长寿、富足、诗情画意、有所为有所不为。至此,让我们为健康放歌,为生命起舞,用“心”用“肺”为自己松梆,为自己按摩。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强身健体。
你健康,我快乐!健康并快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来吧,朋友!让我们高举酒盅,为健康快乐干杯!
背景音乐:《朋友干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