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山西晋南的路(悠然摄于2007年4月)
驾车让美丽不再遥远
悠然9696
谈起驾车,我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然而最让我兴奋的,还得从10年前那个夏天学开车说起。
那一年我从岛外采访归来发现,如果有辆车会更便于工作,于是决定买车。然而,那时开自家车的人很少,车的品种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因此,要学开车只能正经八百地到驾校学习。报名开始后我只能利用中午时间到培训点受训,而每当这个时候正是学员们准备吃午饭的时间,大家见我只能中午来就把这段时间让给我练习。这下好了,我可以在师傅的陪练下与同伴一道开车上路到30公里外的镇上吃饭去。
第一脚踏上油门车被启动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像即将出嫁的新娘甭说有多高兴,我感到路途不再遥远,世界也不再遥远了。一共学了3个中午。第四天我订的新车回来了,我便邀朋友陪我练习了一个下午。也许男人生来就喜欢车,这个阶段,我的先生也显得与我特别的合拍,尽管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交流很不顺畅,尽管他1986年起就怀揣驾照而其妹不厌其烦地为他办理年审,但学过开车却从不开车的他(他有司机),说起驾车的理论与技巧俨然是个老司机。
第六天逢周末,先生说陪我去练车。这天,天边刚泛起一缕微光我们就溜出海口,向距海口136多公里的琼中山区,他的老家驶去。据先生的理论,学开车凡没走过山路的不算真本领。说的也真不假,山区的路既弯又陡,既险又长。因此,他不停地要求我更换着各种动作:或踩闸、或减速、或换挡、或拉手闸,对事故多发地段,他会提前告诉我该放慢速度了,一路上让人一刻也没消闲,这时的他显得比我还认真还投入。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靠靠,当我们返回海口时,天上已挂满了星星,372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走了14个小时。
我们报社我算是有车较早的一族。每回下班,我主动提出送同事回家,哪有人敢坐呀,不过最后还是有位大姐赏脸让我心里美滋滋,她还特别回过头去向其他同事解释,“这时候开车的人才保险。”那时我每天像小鸟般地欢快地开着车,累也变得愉悦了,那怕是路程很长,还谢绝人们的接送,如果这时有人提出让我到千里之外提货,我还会乐此不疲呢。
说起养车来那就更来劲了。每天提前上班将车擦洗一遍,下班后还会东瞧西看地再擦一遍,遇上在家写稿时我会走神,提着小桶又往车库跑,并创造曾有一天到过车库七八次的世界记录。也就是这个时期,先生对此无比重视,不时地告诫我出车前要注意哪些事项,检查诸如轮胎、机油、水箱、刹车闸等,让我切记莫让爱车带病上路,要让险情离我远去。三年前我换了新车,虽说新车比原来的排气量大、性能强且更具时尚性,但在我的心里还是念念不忘那辆曾伴随我打过半壁江山的它的前辈。为此,对它的关爱犹如只有亲情,再也找不回初恋时的感觉了。
说起工作,爱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记载着我人生旅途中最美好且又最难忘的一页。
没车之前,我主要负责省委省政府的采访任务,同行戏称我为“白宫记者”。自从有了车后,有些同行还会搭乘我的便车。见此,社里同部门的一位同事便与我商量,要与我交换分管口,她去请示领导批准,让我替换她负责房地产的采访口。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好事。不久,我被借调到海口市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作3年,在那里我的天地更广阔了,得到启迪、学习、开创的机会更多了,还为我与房地产界人士的接触与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以至于后来回到报社后,为报社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并奠定了良好的社会人脉基础。见此,我的这位同事曾向人说及,我的采访分管口是她让给我的,言辞中无不流露出淡淡的追悔感。
再过两三个月就要到“十一”了,有朋友邀请我一道驾车出岛旅行,他们觉得我对旅行特别老道,就让我为他们作行程方案,还特别叮嘱我他们可以多请一周的公假,为我从容计划提供更多有利条件。瞧着血气方刚而驾龄仅有一年的他们,可以感到他们对驾车的激情澎湃,虽说我已开车10年,但出岛远行还是头次,为了不破坏他们的兴趣,我还是欣然答应了他们的邀请,并着手向网上搜寻资料,准备着与朋友天马行空的那一天。
背景音乐:《天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