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底的几大特征及对目前行情的应对和思考
(2023-11-04 12:46:01)
很久没写东西了,确实行情这两年都是回调的,也没有什么好写,自8月份以来政策出得很密集,国安本周五也发表了相关言论,让我梦回2015年。从业不知不觉16年,才想时间还蛮长的,对于如今的行情,我也谈谈我的想法,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最近各种底出来,到底哪里才是底?回头看了历史几次的大底,都有如下几个特征:1,除了2019年的4万亿催生的短暂牛市,是尖底形成,其他几次大的行情均是双底构造,且水平位置相差无几,就是说底部是经过反复确认过的。
2,所有牛市,在熊转牛的过程中,都是经过最后的超乎寻常的下跌了的,尾部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最少的一次单日跌了3个多点,最多的一次单日跌了6个多点。
3,在熊市最后,持续性的量价齐缩,这个很好理解,卖的不想再卖了,买的也不想再买了。
再看现在的大盘,有些条件还是不符合的,虽然我们不能刻木求剑,我们觉得好像这次不一样,但是好像每次都一样。
在政策频出的今天,在连续跌了2年多以后,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看,未来一年我们最大的风险其实是踏空的风险,做股票多年的朋友应该了解,其实我们的行情总是涨两年,跌几年,从空间上还有明显的对称性,所以未来6个月或者1年内,是我们积极播种的时机,毕竟真正让我们在股市完成财富跃升的就是在牛市,置于未来5年看,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只要进入击球区(上证2600—2950点),坚定的配置,坚定的持有,必有收获。
最后落实到配置上,有不少投资者选择配置宽基或跌幅巨大的行业ETF,我是认同的,不过如果选择过去10年,15年,只要牛市来就会跑赢最强势的宽基的基金经理,收益也是不错的。虽然过去并不等于未来,还是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的。无论是股票也好,基金也好,买的位置胜于一切。
另外是股票配置,无论任何基金,配置的基本是业绩好的公司,所以我们在股票配置上可以选择相关系数比较小的,比如我之前讲的国资委的低价股,还要主打盘子小。这是安全系数想对较高,未来上涨概率较大的,我们从源头控制了回撤。
股票和基金就操作而言,可以慢慢定投,真的出现的最大单日跌幅,到了击球区,我们可以一次性大笔买入。
这是目前我对行情的思考,祝大家投资愉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