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剑拷问蒙牛“陷害门”
(2010-10-25 10:06:36)
标签:
蒙牛
伊利
三元
乳业
陷害门
性早熟事件
七剑
品牌
文化
牛根生
公关
杂谈
|
分类:
深不可测
|
从三鹿开始,中国的乳业市场就是一片混乱。行业的道德缺失,竞争的不正当性,都让人纠结、无奈。行业标准的欠缺,行业监管的不力,蒙牛的“陷害门”就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行业的内幕竞争,永远都让人冲动,无他,利益所在,邪恶所在。本文就从7大方面,提出本次“陷害门”的拷问。
一、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为在操控,而且是大人物。如此轰轰烈烈堪称经典的公关活动,没有高层旨意如何实现?众所周知,牛根生、杨文俊等均出自伊利集团,而且和当时的董事长郑俊怀闹的是不欢而散。自立门户后,也受到众多的市场排挤,历经千辛万苦,历经恶意投毒事件磨砺,才有了今天的蒙牛。当年凄凉无人知,今日得志当要欢。创业者有创业者的激情,创业者有创业者的命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竞争意识,兵戎相见的市场意识,加上各自的恩恩怨怨,所以人就成为了此次事件的决定性因素。
二、竞争意识。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但一旦竞争进入恶性,那就是灾难。在伊利连续拿到北京奥运会、世博专用奶的独家赞助商时,其实祸根就埋下了。早在2005年,伊利拿到奥运会赞助权第二天,蒙牛就向全国媒体爆料,称黑幕。在连续两次最大的露脸机会丧失后,蒙牛的心态有点失衡了,在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中,获得如此重要的赞助权是十分需要和重要的。
三、营销策略。蒙牛的起家,很多出色的营销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但剑走偏锋,有时候是会摔跤的。从最初的“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借势营销,到航天奶的事件营销,再到牛根生捐股、全球选帅的营销炒作。可以说,蒙牛的成功,和这些营销的策略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把双刃剑,随时都可能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这一回,同样的策略,搞死的就是蒙牛。
四、产品策略。其实不单是乳业,在中国很多的行业,产品的竞争都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概念为王。任何的新产品,都先要赋予一个概念,以便市场炒作和传播,这种思维,也直接导致了蒙牛和伊利的短兵相接,惨痛不已。伊利“QQ星儿童奶”添加的是“深海鱼油”,蒙牛“未来星儿童奶”添加的是“藻油”,这两种概念在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了蒙牛的打击炒作,任何的添加都有不可预知的风险,这就是蒙牛的打击出发所在。凭心而论,伊利的“深海鱼油”肯定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比较容易接受,因为鱼油的概念,在多年的市场培植中,已经成型了,而“藻油”则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推广与沉淀。估计,这也是蒙牛为什么急着向伊利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道德准则。不可否认的是,蒙牛和其公关、网络传播公司整出了一出很好的案例,可惜是反面的。只用28万人民币,就可以炒作出如此大的影响,可以说,在公关传播史上,也可以留下一笔了。纵观这次活动,从策略达成,到炒作点的准确性,到不同类型公司的整合,到最终的执行效果,堪称经典!可惜,可叹,成功违背了道德底线,更在行业留下了极坏的影响。公关炒作的方向和走向,可能会被改写,无中生有,毒辣之至,可悲可悲。
六、眼光。像蒙牛、伊利这种规模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多的已经是依靠企业高层的眼光和判断力了。在三鹿奶粉引发行业巨震过后。蒙牛认为度过这一劫后,行业洗牌的机会到了,再将三元、伊利搞垮,那乳业市场的寡头就非我莫属了。如此眼光与判断,真该好好读读草原狼与羊的故事,狼是永远不能赶尽杀绝的。
七、文化。任何的竞争,最终都逃不过文化的竞争。蒙牛作为创业者,挑战者,其天生就有一种狼性文化在里面,凶狠,狡猾,不顾一切。虽然已经成为超大型企业,但这种文化的影响还是无处不在。加上牛根生的那股牛劲,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虽然成就了蒙牛的今天,但也直接导致了这种企业文化的不均衡性。
蒙牛做了这事,就要担当,就不应该遮遮掩掩,一个部门经理能搞起如此风波,那蒙牛就真是神牛了。但所有的非难都落在蒙牛上,那也是扯淡,谁没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见不得光的事情?说不定,最早的真神还是你呢?所以7剑拷问的不单单是蒙牛,更是中国的整个乳业市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