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2020-04-20 16:37:19)
标签:

孙韶

建德侯

孙坚

俞河

孙策

分类: 俞氏族群

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从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建德,位于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依山傍水,风光秀丽。2012年我跟一批摄友到建德下涯摄影基地采风,到过孙家村。

 从下涯镇到孙韶故里孙家自然村只有4公里多,它东接梅城 西邻马目一起意,乘隙到孙家村去走马看花一趟,那里基本都姓孙,现在已没有俞氏了,但还有纪念建德侯孙韶所建的富春堂;奉祀建德侯孙韶之神庙。据《建德地名志》载:“三国时建德侯孙韶的后裔孙万五,为避唐末五代十国战乱,由郡城(梅城)迁居大山,故名孙家”。

布衣平民的俞韶到拜将封侯的孙韶,都凭孙坚的恩赐和自身的战功。东汉时孙坚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龙门镇人,传说是孙武的二十一世后裔,孙坚字文台,家境一般,故陈寿在《三国志》说他“孤微发迹”。汉末,黄巾军起事,孙坚趁乱募集千余人护卫乡梓。《三国志·宗室传》记载“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

 很多人都认为,是孙坚赐姓给俞韶,其实是赐姓给俞韶的叔父俞河,孙坚是俞河的姑父,十分器重俞河,特赐姓孙,收为义子。俞韶也跟着孙河姓孙,列为同族宗子,从辈分来讲孙韶只比孙策、孙权低一辈。因为孙坚在兵荒马乱之际,必须建立一支绝对可以依靠的孙家军。而这支孙家军就是由富春的乡曲和孙氏弟子组成。

 对俞河改孙性和他的事迹,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宗室传》有二段记载:“河,三國時吳人,為東吳孫策麾下將軍,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列之屬籍。”“河,堅族子也,出後姑俞氏,後姓為孫。和質性忠直,納言敏行有氣幹,有服勤。少從堅征討,常為前驅,後領左右兵,典知內事待以心腹之任,又從策平定吳。會。從權討李術,術破拜威寇中郎將,領廬州太守”。“河之子桓亦以功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

  孙河和他的儿子孙桓、侄子孙韶,不但改性孙,而且办理了正式的入籍手续,就是“列之屬籍”如果有家谱的话,肯定入谱,在孙权称帝后,都属于宗室成员。在孙家军内起家,成为东吴重要的将领,东击西杀,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到后来都拜将封侯。

孙坚起先是投靠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作战骁雄、悍猛,曾经大破董卓军并斩杀华雄。袁术称帝后断然与他决裂,被汉灵帝献帝封为吴侯,公元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享年三十七岁。

孙坚留下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五子二女。老大孙策当时只有十七岁,便收敛锋芒,从此退居江东,继承吴侯的爵位。并走上了三国的历史舞台。孙策不但生性聪慧,富有才能,还和曹操一样,特别喜欢招揽各种各样的人才。人称“小霸王”。

从古到今,有因避祸改姓,有因避讳改姓,最荣耀的是帝王赐姓在俞氏历史上,由准帝王赐姓的只有三国东吴的俞河,赐姓为孙,从此叫孙河(孙权称帝后,才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孙坚赐姓时只能算准帝王)。

孙策不但生性聪慧,富有才能,还和曹操一样,特别喜欢招揽各种各样的人才。易中天先生认为,历史上的孙策是一位不怕功高盖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张昭等江东重臣都是他聚拢来的。

 建安九年(204年),孙韶当时十七岁,孙河宛陵被叛将妫览 戴员杀害,孙韶收拢归集了孙河手下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扬威将军、镇北将军、幽州牧,封建德侯。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史书对孙韶的记载不多 只有陈寿《三国志卷3、卷47、卷51 》有零星的记载。

陈寿 三国志》:“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身长八尺,仪貌都雅。”

黄龙三年224年春正月,詔曰:「兵乆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其寬諸逋,勿復督課。」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衆圍合肥新城。

但《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在书中极力渲染了孙韶“年幼负气,极有胆勇”的性格,孙韶写得有棱有角,虎虎有生气。

孙韶去世后留下了5个儿子孙楷,官至宫下镇骠骑将军,封临成侯入晋担任车骑将军,封丹杨侯孙越,官至右将军,袭爵建德侯孙异,官至领军将军孙奕,官至宗正卿孙恢,官至武陵太守。

有传说宁波鄞州东吴镇 俞氏东吴俞韶的后裔,在三国统一归晋后,因不原事晋,到东吴镇地盘隐居,因其不忘故国,故取名东吴

其实只是讹传,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已去世,而三国归晋是在公元249年,那时孙韶已经去世八年了,根本不可能来鄞县东吴隐居。他的儿子孙楷也是服从晋朝统一大局,入晋后任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而现在鄞县东吴镇的俞氏是明朝时候从梅墟搬过来的好像跟俞韶扯不上关系。况且孙韶也没有再复姓为俞的记载,东吴名是时才出现的,当时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作了一首诗:诗名《忆东吴太白山水》。

一般俞氏都认为,俞纵是第一个到达江南的俞氏,那也在公元327年的事,而俞河(孙河)、俞韶(孙韶)跟随孙坚、孙策、孙权南征北战的时候,比俞纵还早了一百多年。我心中的疑问是一,俞韶、俞河一代俞氏是什么时候到达江南?或者是,俞姓原来就在江南存在;疑问二,俞韶一宗,即使改性孙,终有遗漏,他们的原姓俞氏的后裔还在吗?

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建德梅城镇《建德侯孙韶》的牌坊

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孙韶故里,建德下涯镇孙家自然村的富春堂

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孙韶故里纪念孙韶的建德侯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