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衣俞韶到建德侯孙韶

标签:
孙韶建德侯孙坚俞河孙策 |
分类: 俞氏族群 |
建德,位于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依山傍水,风光秀丽。2012年我跟一批摄友到建德下涯摄影基地采风,到过孙家村。
布衣平民的俞韶到拜将封侯的孙韶,都凭孙坚的恩赐和自身的战功。东汉时孙坚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龙门镇人,传说是孙武的二十一世后裔,孙坚字文台,家境一般,故陈寿在《三国志》说他“孤微发迹”。汉末,黄巾军起事,孙坚趁乱募集千余人护卫乡梓。《三国志·宗室传》记载“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
孙坚起先是投靠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作战骁雄、悍猛,曾经大破董卓军并斩杀华雄。袁术称帝后断然与他决裂,被汉灵帝献帝封为吴侯,公元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享年三十七岁。
孙坚留下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五子二女。老大孙策当时只有十七岁,便收敛锋芒,从此退居江东,继承吴侯的爵位。并走上了三国的历史舞台。孙策不但生性聪慧,富有才能,还和曹操一样,特别喜欢招揽各种各样的人才。人称“小霸王”。
从古到今,有因避祸改姓,有因避讳改姓,最荣耀的是帝王赐姓。在俞氏历史上,由准帝王赐姓的只有三国东吴的俞河,赐姓为孙,从此叫孙河(孙权称帝后,才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孙坚赐姓时只能算准帝王)。
孙策不但生性聪慧,富有才能,还和曹操一样,特别喜欢招揽各种各样的人才。易中天先生认为,历史上的孙策是一位不怕功高盖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张昭等江东重臣都是他聚拢来的。
陈寿《
黄龙三年(224年)春正月,詔曰:「兵乆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其寬諸逋,勿復督課。」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衆圍合肥新城。
但《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在书中极力渲染了孙韶“年幼负气,极有胆勇”的性格,将孙韶写得有棱有角,虎虎有生气。
孙韶去世后留下了5个儿子:孙楷,官至宫下镇骠骑将军,封临成侯,入晋担任车骑将军,封丹杨侯;孙越,官至右将军,袭爵建德侯;孙异,官至领军将军;孙奕,官至宗正卿;孙恢,官至武陵太守。
有传说宁波鄞州东吴镇 俞氏是东吴俞韶的后裔,在三国统一归晋后,因不原事晋,到东吴镇地盘隐居,因其不忘故国,故取地名东吴。
其实只是讹传,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已去世,而三国归晋是在公元249年,那时孙韶已经去世八年了,根本不可能来鄞县东吴隐居。他的儿子孙楷也是服从晋朝统一大局,入晋后任车骑将军,封丹杨侯。
而现在鄞县东吴镇的俞氏是明朝时候从梅墟搬过来的,好像跟俞韶也扯不上关系。况且孙韶也没有再复姓为俞的记载,东吴地名是北宋时才出现的,当时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作了一首诗:诗名《忆东吴太白山水》。
一般俞氏都认为,俞纵是第一个到达江南的俞氏,那也在公元327年的事,而俞河(孙河)、俞韶(孙韶)跟随孙坚、孙策、孙权南征北战的时候,比俞纵还早了一百多年。我心中的疑问是一,俞韶、俞河一代俞氏是什么时候到达江南?或者是,俞姓原来就在江南存在;疑问二,俞韶一宗,即使改性孙,终有遗漏,他们的原姓俞氏的后裔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