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溪埭俞氏续修家谱序二》

(2017-09-02 16:44:16)
标签:

溪埭俞氏

天时地利人和

城镇化

土著文化

    2002年,故乡长辈发起修谱,托我写序,于是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题,写下了这篇绌文。

    序言中,我担忧“国家正经历着工业化的阶段,城市迅速膨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和工业建设占用了大量农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著文化开始消失”。

   由于地利因素的消失,我提出“这次修谱完成,几十年后,是否还有人能够继续?”这个问题,很现实,我的担忧不无道理。

 

溪埭俞氏续修家谱序二

自民国22年(1933年)溪埭宗谱重修以来,岁月已为它抹上了一层历史的尘埃,宗谱究其源,始于五千年的农耕经济,他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一种农业文化的附属品,是一种以血缘为连线的土著文化。

欣闻溪埭重修族谱,凡行事天时、地利、人和不可缺一。

先论天时,自1933年以来的70余年,历经军阀混战。外寇入侵。内战爆发,共和国成立、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神权、族权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其中族权由于土地改革、土地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众多乡村士绅、宗族首脑永远退出历史舞台,族权也永远消亡,现有的宗谱只是作为以血缘为主体的纯土著文化而流传。

在兵荒马乱、账户、战祸相接的年代;假如在灾害连年饿殍遍野的年代;假如在大兴“文字狱”,连国家主席的人权都找到践踏的年代,人人自危何谈修谱?

而现今,社会稳定、民众富裕人民心情舒畅,改革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国家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强盛的时代,盛世修谱,正当其时,修谱就是看着今天,想着明天,但绝不忘记昨天,这次溪埭修谱正是对应着国家繁荣昌盛的天时。

再说地利,土著文化的根系深扎于土地,现今国家正经历着工业化的阶段,城市迅速膨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和工业建设占用了大量农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著文化开始消失,这在世界上也有先例,如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美洲的印第安人、新西兰的毛利人,南美的玛雅人,这些民族的土著文化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渐消亡。

而位于暨阳东北的溪埭村远离中心城区,偏隅于暨、富、萧交界处,这里聚居着诸暨最大、最集中的俞氏宗亲,工业开发刚刚起步,土地很少征用,除了外出经商、创业、求学及在各行各业发展外,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农耕生活状态,而现代通讯、传媒、交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假设溪埭村因工业化进程被移民了,宗亲群体就会被分散、迁移,聚居的状态便将结束,修谱的原始条件将消失。正因为溪埭目前保留了一块俞氏聚居的净土,留在当地的俞氏宗亲继续繁衍生息,外出的游子,把它当作故乡的圣地,精神的寄托、回归的思念,一块俞氏净土的存在,至少还证明像宗谱这样的土著文化还有存在、发展、延续的需要,此乃地利也。

三论人和,溪埭修谱的信息一经传递,海内外溪埭俞氏子孙一呼百应,于是电波交织,信函往来,奔走相告,把自己对故乡宗亲的怀念和回忆、期望汇聚成美好的祝愿和强烈的冲击,此时不论在大洋彼岸、海峡二边,不论在长城内外、天南地北,故乡之情,思乡之心早已飞到次峰脚下的溪埭小村,为续族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谓是人心所向、人气茂发。

溪埭自仁十九公始起,人才辈出,秀松更是国人皆知的中共创始人,而现今村内有修谱组成员,外地有寿臧、乃传、永明、谋法、儒冠等旅外贤达奔走联络,查勘资料、校验信息,费神耗力,放得此正果。

我已是近耳顺之年,却一直无缘回乡,也是族人为重修家谱,碾转往返,找到我这个游子,使我回到故乡怀抱,实现一生最大夙愿。修谱可谓是人心所向、人气所致,此乃人和也。

孟子云:“皆曰天下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在这继往开来的时代,溪埭家谱的重修,正是象征着继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是泽被子孙的大好事,这次修谱完成,几十年后,是否还有人能够继续?这寄希望于俞氏智贤的后代,我虽文笔粗劣,但心诚意挚,特記之,以襄其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