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溶液大处理之后镀层易烧焦
(2008-11-13 23:59:21)
标签:
校园 |
镀镍层易烧焦的原因是很多的,如电流密度过大、阳极布置不合理、溶液温度过低、镍离子浓度过低等。镀镍溶液大处理之后镀层易烧焦的原因可能是溶液大处理时镍离子有过大消耗,主要是在提高pH值清除金属杂质过程中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同时,部分镍离子也会随之而一起沉淀,这是其一;同时在过滤时溶液的损耗和槽底沉积的废弃的量也是不少的,这几个方面的损耗加在一起有可能达整槽溶液的10%,即相当于30~40g/L,如原先溶液中镍离子的浓度已处在配方范围的下限,则有可能出现上述质量故障。根据这一推测,
某厂出现该类故障后经补充50g/L硫酸镍之后,问题当时得到解决。
亮镍溶液大处理之后镀层出现发雾、发花
某电镀厂亮镍溶液经用双氧水大处理之后镀出亮镍层严重发雾,色泽也很差,发暗,经多方查找,原因未明。
【默认分类】
新配制的镀镍液镀出镍层发白、发雾
新配制的镀镍液镀出镍层发白、发雾某厂配制一槽光亮镀镍溶液,自配成近一个星期以来,几次试镀结果都是镍层发白、发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据现场情况分析,除了光亮剂因素之外(因另外两只镀镍槽用的也是这种光亮剂,且效果都挺好),最大可能是硫酸镍或硼酸的含量不足,再有可能是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法不当。当时查看了该厂施行的工艺资料:亮镍溶液中硫酸镍350g/L,硼酸35g/L,至于十二烷硫酸钠的加法工艺中也有详细交待,经与溶液配制者核实也合乎工艺要求。后来在进一步询问中得知,溶液配制时中途曾停过电,停电后溶解硼酸的水无法加温,最后只好把未曾溶完全的硼酸直接加到镀槽,让其自然溶解,结果出现上述现象。
由此可见,镀出亮镍层发白、发雾完全由硼酸未能全部溶解有关。硼酸溶解度低,在配制过程中一定要用沸水溶解,而且溶完后还应加到工作温度的槽液中,否则当时还可能因温度过低和局部处浓度过大而结晶析出。
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即要他们用多个电热棒集中加温,加到80℃之后又连续搅拌30min,经此处理后镀出的镀层发白、发雾现象消失,满足了质量要求。
前一篇:铜电抛光件直接镀镍结合力差
后一篇:早晚镀出暗镍出现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