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大盘鸡的文化

(2008-07-22 01:27:21)
标签:

饮食文化

旅游见闻

民情特色

教育

杂谈

分类: 网络天地

    新疆的大盘鸡有两种,一种是沙湾大盘鸡,另一种则是柴窝堡大盘鸡。前者是炖煮为主,后者则是以干煸为主。新疆十八怪中就有一怪——大盘鸡里拌皮带,这个皮带可不是我们平常系的皮带,指的就是我们新疆大盘鸡的特殊吃法,再吃饭鸡之后,拌进2厘米左右的皮带面。面参合着汁分外爽口。

W020080721411188129744.jpg

沙湾大盘鸡

W020080721411200783028.jpg 

柴窝堡大盘鸡

W020080721411201876075.jpg 

大盘鸡里拌皮带

一、沙湾大盘鸡

   早在八十年代初,“沙湾杏花村大盘鸡”就已风靡全疆,它是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饮食风格于一体,具有鲜明、独特的沙湾地方特色的餐饮方式。据考究,川中烹饪高手张师傅为躲避战乱,从四川流落到沙湾,他吃了新疆老乡的“鸡娃炒辣子”后赞不绝口,于是,便在沙湾安家落户,自立招牌,开了一家饭馆,专门经营辣子炒鸡。后来,餐馆厨师们对原有的烹调方式略为改进,兼收并蓄,对鸡块的大小、形状、佐料的搭配、入锅的先后、火候的掌握、颜色的搭配,都做了细心的对比研究。出锅后的大盘鸡色、香、味俱佳,可谓百吃不厌。于是“沙湾大盘鸡”这一地方名吃在东来西去的客商们中间流传开来,传遍全疆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

    沙湾大盘鸡,概为“五取”。

    其一取完整。整只鸡整块菜。干辣椒、花椒原颗原粒;青辣椒,洋芋一剖为二;姜整片葱整段蒜整瓣,迎合人们求完美完善的心态愿求。

    其二取本味。虽是肉菜杂烩,但鸡是鸡味,辣是辣味,洋芋是洋芋味,各味之间不欺不没,保有本色。
    其三取和合。一只鸡分解了,但一锅炒一盘装,还是一只鸡,形散魂聚,符合国人分合张驰之道。

    其四取调和。鸡肉与配菜互为补充。出味入味,兴利除弊,充分保留了新疆菜本色本味的风格,也体现了和合并存的特色。主菜与配菜之间,配菜与配菜之间利害互补、谁也离不开谁的精髓,突破了原新疆菜式单一独立的制法,应是对新疆菜系的一大贡献。

    其五乃各取所好。一大盘端来,鸡身各部位俱全,各人按习好自取。菜有辣有平有淡,面可轻拌重拌,各由自主。

    一盘菜有此功效,非神工不足媲美了。

    大盘鸡成名,秘密全在“大盘”。唯大盘,可盛下全鸡,可烩进各样必配的菜蔬调料,可有丰润的汤汁。这种先炒后炖而成的鸡汤,因溶进了干辣椒而呈腥红色,又沉浸了洋芋中的淀粉而浓郁鲜亮,油香而不腻,宽且薄的面片在里面搅拌几下,立时沾起金汁银粉一般,晶亮诱人,味道独一无二。竟然也有人买一盘鸡就为吃这一口面的,可知汤汁味道的独特不俗。

    与精致讲究的南方菜肴相比,大盘鸡行刀用料粗犷,似难登大雅之堂,只能算一种风味小吃。然而稍事探究,你就可以从它粗放烹制的背后看到其匠心独具之处,这是清淡滑润的南方菜所难做到的。其实在新疆各种酒店的菜单上,大盘鸡都是摆在醒目的位置重点推荐的菜品。

    大盘聚合,美味分享。大盘之中,有“共美、共享、共和”之潜思维。食客虽不会如此去想,但此乃中国人的传世信念,应可隐隐的接受。五味同烩,四海一聚,围一张八仙桌,三、四个人坐定,品美味谈闲事。人心与物通,交友的人对菜的选择自有他的道理在里头。

    大盘鸡作为一种已经被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菜肴,找到其文化根基其实不难。和谐和合的观念作为中国传统辨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根本。古人讲“天地之美而美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而“美”字从“羊”从“大”,在古人朴素的思想里,好吃就为美,因而“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就成了浸润几千年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条脉流。传统的中国烹饪术,都以力求达到和谐之境为至高标准。《周礼》中提出“割烹煎和”,认为“和”是贯穿烹饪全过程的。西周史伯讲“五味以调口”,他在《国语.郑语》中就指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物一不讲”,认为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调和才是美味。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的思想,用美味的汤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当然,我们的先人在追求“和为美”方面,也不是只讲究味道观感上的调和,还要求美味应与身体健康相统一协调。先秦时期的人们就注意到了偏食、暴食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讲“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便是主张食物与四时气节相调和,维护健康的体魄,至今受人遵循。

古人讲“有容乃大”。“大盘”之名在响亮豪放以外,给人坐拥空间自由驰骋的襟怀安慰。若非朗朗西域,不能有此一称。

    饮食之道,胜处不一,却有一点皆不可忽略,必得与环境气候相适从,才能为一地的食客广泛接受传承。灯红酒绿、金碧辉煌是一种境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另一种境界。有些心理需求是必须得到满足的,此一条件具备,粗粝亦成美食。否则制虽精美,而终不得其味。大盘鸡就是这样一种需要客观条件配合才能品得其妙的菜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