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热消费哈尔滨“火了”
(2024-01-31 18:40:27)
冷资源热消费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哈尔滨能“更火”
冰天雪地,
也是金山银山。
冰灯节冰雪大世界,
哈尔滨搞多年了,
为什么不“火”?
只有僵化的头脑,
没有僵化的资源。
用行政手段,
不能解决市场问题。
市场问题,
市场化运作中解决。
为何冷资源热消费?
是市场调查的结果;
是市场定位的结果;
是投入产出的结果;
是资源配置的结果。
如果,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再充分和平衡一点,
民族感情带动起来,
哈尔滨能“更火”。
例如,
哈尔滨什么地方?
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铁锅里。
哈尔滨什么意思?
满族人的发祥地。
索菲亚大教堂怎么回事?
那是“中长路”的产物。
“一曼路”是怎么回事?
抗日战争赵一曼的故事。
为什么哈尔滨有尚志县?
抗日战争赵尚志的故事。
穿林海跨雪原活抓土匪?
解放战争杨子荣的故事。
假如,
在冰雪大世界项目中,
女游客能身穿大红棉袄,
骑着大白马手持双枪在冰天雪地里奔驰,
文化旅游就成功了。
假如,
男游客能头带狗皮帽子,
在尚志县大山里冰趟子守猎,
文化旅游又成功了。
假如,
在亚布力滑雪场看到滑雪爱好者身披白斗棚
在林海雪原中飞驰,
文化旅游又成功了。
等等
这种地域文化与地域资源的整合,
游客参与互动,
没有不“火”的道理。
作者:王久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