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武术的整体功能

(2022-04-24 18:21:58)

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武术的整体功能

王久毅

中国,是世界和平的贡献者;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已经得到大多国家的认可。听中国声音、看中国态度、借鉴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世界未来走向的潮流势不可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化交流。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五千年文明史的一颗明珠!中国功夫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亮丽的张名片

有人说:散打,是真功夫、真本事。武打,是花架子、假本事,中看不中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散打,外练筋骨皮,先发制人,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法简单,寻找战机,分解发力,作用的单一。为此,有身大力不亏,拳怕少状,乱拳打死老师傅之说。类似于民间的“斗鸡”。而武打,内练一口气,后发制人,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刚柔并济,借力打力。避重就轻,歪打正着。技法丰富,合力发力,作用叠加。之所以给人们留下,武打,是花架子、假本事,中看不中用的印象,是重表演,轻实战;重套路,轻对抗;一就而就所致

那么。如何还原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弘扬民族气节、培养民族自豪感、创新传统武术理论,开发利用整体功能,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伟大复兴呢?本人以中华传统武术内家拳八卦掌为例,谈一谈一个爱好者初浅认识,就当抛砖引玉了。

由来。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华传统武术。八卦掌,始于晚清,由董海川创立,由于弟子带艺拜师,董海川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出现了尹氏八卦掌、程氏八卦掌、梁氏八卦掌、樊氏八卦掌等多家门派,发扬光大流程至今,已有150多年。

理论。八卦掌的传统理论,以道教的《道德经》作为武德的理论,以道教的《易经》阴阳变化作为武术运动的轨迹,以道教的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的辩证关系作为武打的技法,以道家吐故纳新养生术、六意心合进行内外兼修,把道法自然,天地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基本功。八卦掌,以“吐故纳新”、“六意心合”作为内练的基本功,以树为靶,以“八大桩”、“八大圈”作为外练的基本功,让心和行一起走,牵一发而动全身。彰显出道家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先礼后兵,后发制人;点到为止,杀人不过头点地,能容人者且容人的道教思想。

技法。八卦掌,在技法上,分为手法、步法、身法。坚持攻防兼备,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在游身掌,蹚泥步中,避重就轻;在穿掌、连环掌,扣、摆步中,闪正中,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刚柔并济,歪打正着;反客为主。

套路。八卦掌的套路很多。有董海川老前辈的老八掌,作为母掌;由第二代传人尹氏门派的牛舌掌、程氏门派的龙形掌等等。散手,有八卦掌传承人刘德宽老前辈的八八六十四手。拆手,有八卦掌传承人高继武老先生的八八六十四手等等。

功夫。我认为,中华传统武术都具有养生(保养)的功能;保健(康复)的功能;强身(健体)的功能;展示(竞技)的功能;表演(比赛、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得到普遍认可,而且发挥的也比较好。

然而,防身(自卫)的功能却逐渐被人谈化;文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却被人遗忘;启示的功能、破解的功能不被人认可。

中华传统武术如何发扬光大?目前,在发扬方面:传承有序,后继有人;武术协会,组织活动;研究协会,套路不少。在光大方面:头脑僵化,缺乏创新;开发利用,无人问津。

本人认为,中华传统武术,不仅是国宝而且是中华文化优质资源,是可以重复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其开发利用的领域很宽。

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敢于创新。例如:弘扬优秀的武德理念、历史优秀人物,把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华传统教书育人融合发展;把养生(保养)术与中国养老产业、人寿保险产业融合发展;保健(康复)术与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展示功能、表演功能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发挥得天独厚、画龙点睛的作用;防身术与中国财产保险产业、保安、物流运输、公共、公益服务产业融合发展;让启示(武术套路,触类旁通。)功能、破解(竞技战法,举一反三。)功能在科技攻关、化解社会矛盾、利益冲突中发挥整体功能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