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家里有个内向的宝宝,今年四岁大,孩子非常不喜欢说话,平时不爱与人交流,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更是不愿出声,哪怕是人家想尽了招数逗她说话,她就是能说个一两句,再问得紧了,她就一头扎进自己妈妈的怀里,用大大的眼睛看着你,然后一言不发。
朋友有些担心,太内向的孩子通常都欠于表达,也很难和人沟通,而且过于敏感与胆小,这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以及身体的健康呀?
其实一开始,我这个当妈妈的朋友并没有太在意,不管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何必奢求十全十美呢?但自从婆婆搬来之后,无意间说了一句,这孩子性格咋这么内向?不像你也不像她爸,要是一直这样,长大了找对象怕都不好找哩!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连孩子的亲奶奶都这样说,看来内向真不是一件好事,我朋友心里就象堵了块石头一样难受。
为了改变孩子的性格,她想了好多办法,她在网上查找资料,想知道到底有没有和她一样困惑的妈妈,不巧偏就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内容大意是男人都不太爱找太过内向的女孩为妻,因为长期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感到生活压抑。这下我朋友更加上火了,在和我说起的时候,不断地提及,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开朗一些呢,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不会真的很难和人沟通啊!她这么不爱说话会得自闭症啊?
关于孩子的性格,家长最好不要硬性去改变
朋友的话,让我想了许多,也想到了自己的性格。我想劝她不要对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理由是强迫孩子做不如顺其自然,强迫改变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可以适度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转变。人的性格多种多样,就象花有百种,物有万千,正是因为不同,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内向的性格优点也是不少的,为什么一定要强制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呢?是这种性格给孩子带来了危害吗?也许孩子活和是很安静,很淡泊,很自在,她不想别人去打扰她的世界,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强拉另一个环境里,让她做自己不适应不喜欢的改变呢?
内向的宝宝很多,内向并不一定就是自闭
做为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宝宝到底是什么状况,是性格内向,还是真的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完全不想与人交流?如果只是性格趋于内向,不太爱和陌生人说话,对陌生的人有惧怕和不安感,这只是内向的一种表现,而在家里和家人交流都正常的话,就没有必要担心,这是正常现象。而自闭症比这要严重得多。自闭症的孩子,是很难开口说话的,他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走出来。既不愿意和你说话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他是孤立的,不想别人打扰他,也从不踏入别人的世界。且表现为生活能力差,没有自信,学习新事物有障碍等等。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倾向,那父母就要及时领孩子去就医,以防微杜渐。
淡定思考内向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一、内向有可能是遗传的因素,你不用特别留意便可知道家里谁内向谁外向,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你本身内向,那就不要强迫孩子去改变,试想,人的性格与习惯在少时养成之后,年深日久便会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绝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性格虽然不能轻易改变,但可以慢慢影响,父母要勇于转变自己的过分内向的性格,即使不能全然改变,但做总比不做要好。如果父母常用开朗乐观的态度来感染孩子,孩子慢慢就会转变,即使不能达到外向孩子的那般性格,但至少不会越来越内向。
二、不要强迫孩子说话,遇到孩子闷声不响,不愿意把心理话和你交流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个劲地催促孩子:“快说呀,宝贝,你说呀!”“你怎么不说话呢?”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她不会用成人的语言细腻地的表达出来,但孩子也会“察言观色”,孩子会从你焦急与期盼或者有些抱怨的神情中读到信息,有的孩子因此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愿意说话。所以给孩子理解与宽容是家长最不容忽视的,千万不要给孩子不良的心理暗示,以免造成更坏的心理阴影。换之,要抱以更多的关怀,轻轻的抱抱她,亲亲她,千万不要不理睬孩子,要让她知道妈妈是永远爱她的,不管她是什么性格。
三、多用心和孩子交流
父母尽量抽时间多陪孩子,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鼓励宝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情。你可以自己带头说一些趣事,让她慢慢融入你的趣事,然后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我和女儿就经常这样做,遇到她有不开心的时候,我如果问不出来,我就会主动说一些自己的事情,然后故意说,想听听宝贝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慢慢,她就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了。父母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在这个时候是雪中送炭,宝宝太想听到这样的话了。最忌的就是强化宝宝的行为,让孩子走不通自信表达这条路。
想要让孩子多开口说话,就一定要找到她感兴趣的东西。聪明的你,一定会在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中,找到那个解锁点,打开孩子的心锁,让孩子开口就不难了。如果你实行了多个“解救”的方案仍不见效的话,那就坦然接受孩子吧,毕竟内向性格也不是什么缺陷,过犹不及的逼迫孩子改变,还不如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