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规矩原创尊重 |
分类: 我的家教之道 |
其实要想让规矩执行下去,给孩子立规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大致总结了一下,认为以下这几件事最不能忽视。
有必要告诉孩子为什么立规矩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家不太听话,有的孩子非常难管,父母要求他做的事要三番五次地催他,他才勉强做得到,可是入园或入学之后进入到集体生活中时,孩子却变得非常乖,非常懂事起来,到底老师有什么魔法让孩子变得听话了呢?那就是规矩!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他明白了只有守纪律,才能被认可,才会得到老师的夸奖与肯定,哪个孩子不希望被认可呢?即使他年龄再小,也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这时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行动便会统一了起来,也就适时的遵守了规矩,所以有心要立规矩的父母,一定要用你最充分的理由告诉孩子立规矩的目的,每个父母使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宗旨相同。
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最好的规矩,莫过于父母以身作则。制定规矩的人一定要带头遵守规矩。
在家庭教育中,制定规矩的基本上是父母,那么如果想让你的孩子遵守规矩,那先从自己做起。三国时期的曹操,军纪如山,不让将士踩踏庄稼。可是有一次,他的马受惊了,踩了一大片庄稼,他要自刎,在将士们的劝说下,他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割发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很重的惩罚了。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关于正人先正已,孔子也有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为父母,如果你言之凿凿地给孩子立了一堆规矩,结果却只是让孩子自己遵守,而自己却常常不遵守或者动辄破坏,那孩子又怎么能真正的守规矩呢?
最该立的哪些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情况,如他的年龄,他所处的环境,他自身的一些特质,合情合理的给孩子立规矩,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规矩的细化也可能因此不同,但大致相差不会太远。多半是在定规矩之中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方法,以及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某些规范。例如要为人友善,有教养,有诚实,要善良,要正直,要宽容,要大度等。做事要认真,要持之以恒,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等等。
立规矩之后一定要严格遵守
假期的时候,我带萌萌去外地的亲戚家做客,因为路途远,亲戚留我们住了几天。亲戚有一个儿子,也刚刚上学,年龄比萌萌略大一些,是很调皮也很可爱的小家伙。在他儿子的房间墙上挂着教子十二条,这十二条非常醒目,我细看了一下,除了一两条有点苛刻之外,其他的那十条还算比较适合儿童,如果亲戚能把规矩一直执行下去,他的孩子早晚会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在他家里住的那几天,也没少和孩子接触,渐渐我发现,规矩制定得不错,但孩子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按规矩执行,并且他的父母也没有做到榜样的作用,根本不监督也不指导,这规矩制定得再好也不过是形式主义,这和形同虚设有什么两样?
我善意提醒亲戚既然制定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下去,并且父母要起到带头执行的作用,要不就等于给孩子形成一个做任何事都不认真的样板,以后想改过来可就难了。亲戚说,一开始执行的不错,后来没有坚持下来,再后来就慢慢淡忘了,看着墙上的字偶尔能想起来,但总是克服不了惰性,大人也容易有惰性,何况是自制力很差的孩子呢。这其实也是在考验大人,如果父母制定了规矩却不严格监督孩子执行,那就是纸上谈兵。
立规矩要以理服人,不合适宜的,有压迫与强权的规矩绝对不能立。同时一定要记住,立规矩的同时要给孩子应有的尊重,记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规矩的孩子并不一定要多乖多听话,但遵守规矩的正确心态,会让孩子健康有序地成长,在他们能够自己明辨是非前,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舵手,不要让孩子在放任自由中迷失方向。实用有效有约束力的规矩,亦会保护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