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暑假生活独立原创亲子 |
分类: 亲子关系探索 |
女儿上了四年幼儿园,第一次放暑假,从前的暑假,因为没有别人帮着看护,萌萌一样还要去幼儿园。如今她幼儿园毕业了,再不能赖在幼儿园里了。暑期孩子的去向一度成为我的难题。在原来的幼儿园续上,找临时幼儿园上短期班,以及就近寻找看护班未果的状态下,我一筹莫展。最后实在无计可施,我想到把她送到千里之外的姥姥家。
我的想法一出,立即遭到了我的老公,我的姐姐,我的同事,以及我的妈妈断言性的否定,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孩子太小,离家太远,想妈妈上火生病怎么办?
的确,孩子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没有离开过我一天,不管我再忙再累再筹措不开,历经挫折之后,我都会和她紧紧在一起。而且她的姥姥家萌萌虽然也去过几次,但只限几天,而且是有我形影不离的陪伴,现在她一下子离妈妈那么远,万一想妈妈,万一不适应,吵着要见妈妈,万一再病了怎么办?萌萌从前可是一个娇弱的娃,她小时候爱生病,那连续两年的病痛不断缠身,不光把我吓怕了,也把我周围的亲朋好友怕吓怕了。
怎么办,怎么办?总不能把六岁的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吧?
那一天,萌萌看我心情惆怅,就很懂事地问我:“妈妈怎么了,是为我暑假没地方去发愁吗?”
“是呀,妈妈为这事愁呗,你说怎么办呢,你暑假去哪儿,总不能天天跟我上班吧?”
“你去姥姥家,行不行?”我和萌萌商量
“爸爸和妈妈一起去吗?”萌萌问道。
“要是,爸爸不去也没什么,就当爸爸出差了,只要妈妈陪我去就行。”还没等我回答,萌萌赶紧先提出她的前提条件。
“那,要是,妈妈不去呢,妈妈先陪你几天,然后你自己在姥姥家,然后过段时间我再接你回家好不好?
萌萌起初低头不吱声,后来我总算商量通了,她答应会在姥姥家好好听话好好照顾自己的。
计划订好之后,我开始订票,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的衣服、玩具及文具,萌萌也跟着我一起忙活,这也要拿,那也要带,恨不能把她的小屋安上车轮全部装上车开走。临走头一天晚上,我失眠了,头脑里猜想着萌萌在姥姥家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辗转难寐。老公在一旁用玩笑的口吻开导我,你呀,可真没出息,真孩子气,萌萌只是去姥姥家,也不去陌生人那里,你就担心成这幅模样啊。
是呀,萌萌是去妈妈的妈妈那里,我到底担心个啥?
在去的车上,我和萌萌拉勾,萌萌自己承诺,去姥姥家是她自己心甘情愿的,所以她一定会好好听话,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不会让我担心。有了萌萌这些承诺,我的顾虑一下子少了许多,因为萌萌是个重承诺的孩子,她答应的事,准会做到。
我把萌萌的生活规律,习惯,喜好,脾气一样样细致得不能再细的告诉妈妈。然后又叮嘱萌萌要听姥姥姥爷的话,不能总要糖,尽量少缠着姥姥买零食,要定期看书,画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经常给姥姥读故事听。萌萌件件答应得好。
历经三天的颠簸,我已把萌萌安全送到姥姥家并返回自己的家,开始了一个月的没有孩子陪伴的生活。
孩子不在家,家里顿时肃静了,我和老公四目相对,一时之间,不知该干点啥才符合生活的规则。
从那一天起,我妈妈家的电话便成了热线,老公,我,姐姐我们三个轮流打。傍晚一下班,我就守在电话旁,急切地等着听到女儿那稚嫩可爱的声音。分别的第一天,我妈妈就笑呵呵的告诉我,萌萌很好。第二天,第三天,我和萌萌频繁通话,偶尔也视频。有时是萌萌打给我,有时是我挂给她。一根电话线天天慰藉我们母女双方的思念。
开始那几天,萌萌还能如期听我的电话,也向我详详细细汇报着她在姥姥家的情况。等到再过几天,她就行动慢了,接电话也不积极了。一天,我照旧守着电话时,却呼唤了半天,也不见萌萌来接。只听见电话里萌萌姥姥在喊,萌萌来接电话啊,萌萌半天才慢腾腾的过来,对我着急的询问,人家小朋友这样振振有词地解释:“妈妈呀,我这一天天呀,可好玩了,可高兴了,我要和姥爷去公园,还去看真山真水。我太忙了,忙得想不起打电话了,我要和小狗狗出去玩,要看芭啦啦小魔仙,要和旁边的姐姐玩,还要看故事书,画画,吃零食,还要帮姥爷干活,还要和舅妈去吃饭,忙得我啊,想不起来了呗!”
萌萌这一番话听得我张口结舌,人家小朋友生活得多充实,多快乐呀,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说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那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担忧,孩子倒生活得很自得,很快乐呀,哪有功夫想什么分离的焦虑呢!
后来,我问妈妈,萌萌真的很适应吗?妈妈告诉我,尽管放一百个心,萌萌很好,她吃饭很好,玩也听话,不任性不执拗,中午还能睡一次午觉,很开朗,和别人交往时很敢说话,很会和大人聊天,而且非常懂事,不象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比我们几个小时候都要懂事,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强,妈妈说,这可能是我从小就把她送惯幼儿园的缘故。
看来,我的担心真的是完全没有必要。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以前那么多次过重焦虑的担忧,原来只是自己心里放不下。就象以往,孩子入园时,我总是会担心。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很好,孩子和小朋友也相处得很好,和老师配合得也很好。而这次,她第一次独立出远门,对我和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在这次考验中,萌萌可以拿到满分了,只是我还差很多。
其实,让孩子短时间离开妈妈的怀抱是一次难得锻炼,让她早日学一点独立生活的本领,对她以后渐渐成长的岁月有诸多的好处,况且,我焦虑是这样,不焦虑仍然是这样,难道我还能变成神仙一夜之间把孩子接回来吗?如果自己无法释怀焦虑,以我的情绪感染到孩子,再让孩子徒增焦虑,这无益于雪上加霜。莫不如放开手,把分离当做一次旅行,给孩子一片成长的天空,让她自由尝试飞翔的美妙,让她独自领略生活的滋味。孩子会一天天长大,妈妈要适度放手,许多时候,你越放心,孩子也就越坦然。
给孩子信任,也是给自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