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择校代价随笔原创 |
分类: 我的家教之道 |
一年择校,三年痛。
说起孩子入园,以及幼升小,想必没有几个家长能平心静气地,入园要慎重,入学更需慎上加慎。女儿入园那一年,足足把我和萌爸折腾了大半年才将元气恢复过来。还好,女儿入园第二年以后,的确是消停了很多。我们一家人幸福快乐的享了两年半的福。
转眼,又该上小学的年纪了,都说要未雨绸缪,在女儿上幼儿园的第二年,我开始为择校的事左思右想,辗转难安,历经一年半之久的光阴,总算把这一年多的奔波之土拍拍净,总算得以尘埃落定。如果再无果的话,我真想搬把椅子自己回家教孩子去。
为什么都在说择校呢?先不要怪某种机制有问题,也别说资源是不是绝对平衡,只是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给孩子择校?有没有必要择校,哪个学校对孩子来说最合适?先在心里反复问几遍自己,然后再考虑一下,到底有没有择的必要,不要一说择校,自己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跟着别人的目光走。
谁都明白孟母三迁的道理,这好象已经成为现代家长为孩子择校的依据之一了。孩子小,尚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也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更没有明确的判断力,这时就要靠家长来辅助,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好的环境呢?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对人的影响那是巨大巨大地……但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要根据自己的孩子来选学校,择校的重心要一切以孩子为重,而不是以家长的虚荣心为重。
如果你家门前的学校,距离近,老师负责,学生数量适中,教学质量与资源配置属于中等,你还有必要跨区去择校吗?
择校有哪点好呢?距离自家门前那么远,其实能就近上学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孩子能少吃许多苦。步行十五分钟去学校,与早起一小时坐校车相比,要幸福多少呢?别的孩子正在温暖的被窝里熟睡时,你的孩子已经颠簸在路上了。别的孩子放学后,在院子里欢笑追逐时,你的孩子还在校车里往家奔。一天两天或许看不到差距,可是长此下去呢,付出辛劳的不只有孩子,还有整整一家人。
或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买个校区房,名正言顺的成为名校的一员。只是这对普通家庭来说,付出的代价绝对不亚于倾家荡产。再就是租房住,这条路走得也是异常辛苦。
到底为何要择呢?为了对口中的重点中学吗?为了优势的教学资源吗?为了学校的环境吗?为了从众的心理吗?
一年择校,几年痛?关系门路的问题,钞票的问题,户口的问题,以及一切关于孩子百转千回才能入学的问题,你都要一个一个解决掉,这期间有多少家庭为此忧愁,夙夜忧叹。
关于择校,我至今很感谢两位好友的指点,一位给我以动力,一位给我以安慰。一位朋友说,你要考察之后,选定一所学校,针对自己的孩子来选,这所学校不一定是最重点,但可以是次重点,可以是综合情况都较好的学校,然后朝这所学校努力,家长该做的努力一定要做,即使不成功也不会留遗憾。另一位朋友给我的鼓励是,以我女儿自身的条件来说,能去重点固然好,如果各种努力都试过,就算去不了,也不要心生愧疚与不安,虽然环境影响一个人,但对于造就一个人来说,这并不是最关键。最后,我将两种方法合二为一,进可攻,退可守,这期间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执著的信念,还真是不容易。
今天下午参加了女儿园里的最后一次家长会。现在萌萌就要幼儿园毕业了,我心里却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弹指间,四年已过。在家长会上,遇到几个熟悉的家长,大家在会前,谈得最多的就是入小学及英语过渡学习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说择校,萌萌班级,应该有一半是择了校的。若干在择,若干已动用关系运用金钱铺好了路,显得胸有成竹,而那些在择与未择两可之间的,面上忧郁,情有不甘。
究竟为何有这么多的家长选择返校呢?择校,为什么择呢?真的有必要去择吗?某位家长对我说,幼儿园越临近毕业,心里越慌。不过,这种慌,最后终归还是要解决的,是橼子还是锥子,都是要出头的,就象择与不择,总还是要入学的,那颗纠结的心,总是会尘埃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