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择校育儿亲子起跑线纠结原创 |
分类: 我的家教之道 |
古人结绳记事,是原始的一种方法,这是不是也昭示着人生自远古时代就有着结不完的纠结事呢。人生有几件事不纠结呢?孩子刚刚出生,就为奶粉纠结,再大点又为疫苗纠结,三岁左右又开始为入园纠结,入园的脚步刚刚停顿下来,入小学的纠结又接踵而来。
幼升小,这个话题,太沉重,写完这三个字,却有着写不完的纠结。虽然女儿还有一年才入学,但凡事还是未雨绸缪点好。
好友和我聊天时说起,当一个刚入的小学生家长好累。我在心里苦笑:累点也好,也比我如此这般纠结强。
最主要的纠结就是那老套得不能再老,却年年被望子成龙的家长翻出来的话题:该不该择校,如何择校,如果择不成怎么办?
上重点的小学,大多都要跨过择校这道坎。如果恰好在学校的区域,那自然是近水楼台,可是那样幸运的孩子能有几个。为了孩子入学,有钱者提前几年在校区买好房子,几年后再顺理成章的走进好学校的大门。有人者,疏通各种关系,该找人的找人,该送条的送条,该递红包的递包。在他们眼里,择校那是一条必经之路。
有多少家庭告别亲邻,卖房子卖地,掏光了口袋里的钱,只为在重点校区买个学区房。有多少家庭节衣缩食,不敢乱分一钱,却把大把的钱交了择校费?如果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最终孩子入了校,也总算没白殷切期望一场。
可是我等平民百姓怎么办?重点学校的学区房价格高得离谱,是我们不敢奢望的。没有人脉,没有路子,我们能怎么办,只能不甘心也得甘心,不淡然也得淡然,不相信人生有等级之说,也得相信。
今天一大早,就和我最好的闺蜜讨论过于激烈,差点言语失和。原因就是她不赞成择校。她的观点:名校有啥好,就是折腾人,离家远,家长心理负担重,都是你们这些妈妈整天想着择校,才给学校惯出的这样的风气,如果都不择,还会出现这情况吗?名校的学生攀比风气重,学生太多,不利于老师真正的了解孩子。
我却不这样看,我想如果物质上不能给她最好的,教育上一定不能落后。名校的师资与环境的确是普通小学无法比拟的。
这几天和幼儿园的家长们谈得最多的就是有关择校的问题,这两个字,是被多少家长快说滥了的词。
如果尚有一丝希望,谁又不努力使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呢?我这里并不是说,不择校,就一定不能成才,只是成才的机遇相对多一些而已。
择校这条路,城市越大,风气越甚。其实说句实话,我并不想让孩子择校,在某重点小学的一年级,竟然多达十八个班级,每个班五十多名学生。名小学,大家挤破了头,依然挡不住前进的脚步,车水马龙,流进的是多少择校费。可是普通的小学却是门可罗雀。存大的差异就是两者之间,环境硬件师资相差太大。在中国又是一个靠分数才能拼杀出一条血路的唯一办法,不入好学校,基础不打牢怎么行?
孩子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离开保育员的照顾上小学了,终于可以憧憬一下美好的长大成才的未来了,可是这条通往学堂之路的大门实在太难跨过。
我无奈地说,一切只能听天由命吧。
愿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上哪所小学都一样,这是我的梦想,不知道,这个梦想会不会实现。
在幼升小过渡的路上,我们一帆风顺的少,历经折磨的多。每位家长可能都有过不同的心酸。不管择不择校,我的写不完的心酸,写不完的纠结,只有正在这个边缘的妈妈才会深切体会得到。
望着心目中的小学,我忽然有种想起了一首词: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反被无情恼,多好的心境写照,你想去,人家不一定会听得见你的心!我本有心向明月,可惜明月照他方!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试一试,做一做最后的努力。
一个忧虑的妈妈,写在一个食之无味,心比蜘蛛网纠结的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