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摘)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当家中开窗的次数越来越少时,秋到了。从古穿到今的西风不约而至。秋来,风景异,落叶飘飞,秋凉如水。秋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伤感,但唯一能让我温暖的便是至秋之半,还有一个让人温暖与团圆的中秋节。举家团圆,必回家,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又到中秋,又想起了这句话。念起心有深触。

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我在城市的一个站牌上看到了这个巨幅广告,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文字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巨幅的某饮料也随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得不佩服广告师聚温暖的策划。多年以后每当过节过年,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念着念着,想念与期盼便占据心中所有的空间。也许只有身在异地,才会对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深有感触。
曾问过老公一句话,你回家的感觉是什么?老公答曰:亲切。之后老公反问我:你呢?我当即就说,回家的感就是:“好”,之后半天无语。又说,不光是好,没有一种感觉比得上回家。这几年,也许是我的孩子小不能总回家乡的缘故吧,我格外的想家。
虽长大后的我们多象春天里被风吹散的蔳公英,随风飘到各方而后落地生根。想要重温家的怀抱,只能回到家中才能感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日匆匆,日日忙碌,匆匆与忙碌之外,就盼着每一个能回家的日子。虽然自己已不再年轻,但我仍象小孩子一样盼着过节。虽然现在的节假日也不少,忙碌的生活,遥远的路途,阻挡了我回家的脚步,很遗憾很内疚的是我回家的次数并不多。
带着轻松,带着兴奋,带着喜悦。我终又可以轻松舒坦地重回家之温暖的怀抱。
每次一下车,已是两鬓斑白的父亲,总是早早等候在外,仔细望着那一个个鱼贯而行的下车旅客,寻找着我的身影。见到我后,爸爸总是问我:冷不冷,然后就从我手中接过大小的提包。一路上笑呵呵的望着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语。
母亲更是老早的就将我爱吃的饭菜做好,翘着望着我推开家门。之后的几天,总是和妈妈聊到很晚,妈妈总是说快睡吧,可是自己总是舍不得睡,仿佛睡着了,会减少了与女儿相聚的时间。
只要有空,就回家看看父母吧,因为父母需要陪伴,因为父母想念子女,因为亲情需要温暖。可是做为儿女的我们,其实思乡的心也很脆弱,哪个离家的孩子不愿守在父母身边,因为父母一天天老去,如果以日计,以次数计,我们回家的次数竟然少到屈指可数,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看完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
妈妈现在五十多岁,假若她能活到100岁,我们保证一年回去1次,还能见几回面?倘若有事耽搁,两年或者更长时间才回去1次……
算算,只能见到父母不足四十次了。一次一天来算的话,只有1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你们,还能见父母多少次呢?
无论你的家多远,无论你官多大,无论你有多忙,无论你是已在外安家,还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我们就象一只飞倦的小燕子一样总是要奔回家门。 回家的时候不需要你买什么贵重之礼,只需要你卸下心头所有的包袱,轻轻松松,快快乐乐,让父母看到你的笑脸,你的健康,这比什么都强。
灯火阑珊的时候,我们搂着自己的小宝宝亲着哄着,其实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同样这样过。遥望家乡的明月,父母在想我们,我们也在想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