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非借不能读也(草根)

(2009-09-19 22:56:40)
标签:

原创感悟

随笔

袁枚

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也

校园

分类: 婚姻情感家庭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确是一句金玉良言。袁枚老先生悟出的这句话,历经几百年仍让人觉得历久弥新,颜色不变。感谢之。http://www.pictang.cn/Files/BeyondPic/2009-5/8/095822453242581.jpg

儿时,虽然老爸的书很多,我们是不能轻易看到的。一是因为他的书多是史书,且多是繁体字,我看不太懂,二是他爱书成癖,通常把这些宝贝束之高阁。所以,我那时只能零散的看到爸爸临时放在外面的一两本书,通常也都是快速的读完。因为我感觉这些书就象借来的一样,是要有时限的,随时都有被收回去的可能。有时,连晚上睡前也要偷偷看一小会儿,所以常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些史书与民间故事,那时我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年龄,眼睛正是发育的时候,不幸,我因为常常偷看课外书而把一双漂亮清澈的眼睛看成了近视。那时妈妈是工作模范,一心只想如何工作如何挣钱,不赞成爸爸有事没事的捧本书看,而我当然不敢大大方方地看课外书,怕也被妈妈斥为不务正业。

那时的孩子好象特别懂事,从小就知道给家里省钱。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少时很少买书,就连学习的资料,我也常常借同学的来用,好在,平时也帮助她们解答过不少的题,所以常能很顺利的借来需要的书。当书借来的时候,欣喜紧迫之后,我抓紧一切时间读,并在心里牢记着一句话,这些书是借来的。

等到中学时,读到《黄生借书说》:“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书非借不能读也时,心内恍然大悟,原来这句话就是说给我听的。那时我很刻苦,也很愚拙,常常遇到好的学习资料,我要连夜手抄出来,所以从小我就有了睡眠少,觉轻这个毛病,及至长大后体质一直很弱,被人戏称象林黛玉。

后来慢慢长大,离开了遥远的家乡。

 

搬家时,书便是我最大的行囊。但那些被我从书店里郑重其事的买回来的书,除了被称为心灵鸡汤的《读者》外,其它的我却很少能精读。总是以为,这些书的阅读权永远属于我,今日不读,可待明时。总是幻想着这些书会在将来需要的某一时刻实现她被阅读的价值。这种惰性使得我无端的浪费了有钱没花在刀刃上的财力与及时接受新知识的机会。

 

历经几次搬家书柜里的书却渐少,总有一些书随着每次更换住所而被淘汰,许多专业书藉,我从书店里满怀期待淘宝似的买回来,欣欣然工工整整的摆在曲径通幽处的位置,但因种种因素,遗憾的之,甚至仅仅只看过扉页,便被束之高阁。然日新月异的社会改变,我所专业的知识也在三番五次,五次三番的变革,有些旧的内容早就不合时宜。我毕竟不是藏书的专家,再说我也没有那个资格与条件。于是只得狠心的送人或卖掉,当书搬出书架的那一刻,心内便涌起极大的失落与愧疚。

想起儿时感触颇深的“书非借不能读。”这句话适时地给我以鞭策。我又重新想起了图书馆,那个播种书的馨香的让人崇敬的地方。

 

自借读书以来,我又重新找回读书的感觉。三更有梦书当枕,在这繁杂的压力重重的社会当中,如果能以书为伴,必将会给疲惫的心灵一种幸福的安慰。书非借不能读也,倘若真正想读,又何必非得重金买回,营造满屋书香的读书气氛才能读呢。借来读,茶余饭后,闲坐,发呆,打盹前,都可以一读,省时省力省资金,益处种种,书非借不能读也(草根)我又何书非借不能读也(草根)乐而不为书非借不能读也(草根)呢。书非借不能读也(草根)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